湖南版“黃金大劫案”:80后商人,6000億“維財金”賭局

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的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警方于2012年5月4日對該案犯罪嫌疑人實施統一收網。一個黃金財富神話,就此灰飛煙滅。

責任編輯:冉孟順 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樊美玲

(東方IC/圖)

被公安部列為督辦案件的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非法經營黃金期貨案,警方于2012年5月4日對該案犯罪嫌疑人實施統一收網。一個黃金財富神話,就此灰飛煙滅。

2012年6月29日,湖南人楚威在悶熱的長沙市第一看守所內,度過了他的29歲生日。

僅僅一年前,他還在馬爾代夫的海邊,悠閑地享用晚餐。彼時,楚威和他的團隊,正用一種名為“維財金”的違規黃金期貨產品,“掃蕩”著中國的26個省區市。

這是一個如野草般瘋長的財富故事:楚威創立的湖南維財大宗貴金屬交易所(下稱維財交易所),從2010年2月成立開始,僅僅八個多月時間,發展了七百多家代理商,吸引了近4萬人投身資本游戲。通過狂熱傳銷式的虛假宣傳,不少投資者們真的相信,這是一家經過湖南省政府批準的交易所,在這里,1萬元保證金最高可以撬動100萬資金,是“以小博大”的“絕佳投資產品”。

這場灰色資本游戲,終止于公安部的“破案會戰”風暴。2012年1月1日,長沙警方正式對維財交易所涉嫌非法經營黃金期貨犯罪進行立案偵查。5月4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全國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對涉案人員展開集中收網行動。傳說中的經“湖南省政府批準成立”的光環,并不存在,散戶們如夢初醒。

截至警方收網,維財交易所已接受客戶的投資保證金超過23億元,收取交易傭金上億元,累計單邊交易金額超過6000億元之巨。金融監管部門出具的行政認定顯示,維財交易所的運作屬于“變相期貨”,是期貨管理規定所明令禁止的行為。

80后商人的灰色投機路

生于1983年的楚威,是位精明的80后湖南商人:愛嚼檳榔,煙不離手,談吐清晰、邏輯嚴密、反應速度很快。

2005年夏天,他從湖南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曾在深圳打工,不久又回到長沙,開始試水期貨。此時,他還只是一名普通散戶,與5年后追隨“維財金”而來的上萬名投資者相比,并無太大區別。

2007年,楚威到了上海,進入一家代理買賣外匯與倫敦黃金期貨的經紀公司,由此推開黃金帝國的神秘大門。在掌握外匯、黃金等諸多外盤期貨品種的投機經驗和潛規則后,2008年4月,楚威在湖南長沙注冊成立“湖南維財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開始自立門戶,代理買賣外盤黃金。

直到2011年前的4年間,楚威從事的生意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帶——代理外盤,即炒賣國際黃金期貨,業界統稱為“地下炒金”。這一直是法律監管的空白地帶。

按照相關規定,通過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會員公司參與交易,是中國投資者參與黃金期貨交易的唯一合法途徑。上期所會員并無二級代理,因此,除了上期所的期貨經紀會員,任何單位和個人另立門戶代理黃金期貨,均屬非法。

只不過,這類規定,往往會被許多人有意忽略。一方面是投資渠道缺乏,另一方面負利率時代又讓每個人都擔心自己的資產貶值。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大小小的貴金屬交易所突然瘋長。

2010年,楚威注意到了這一新的趨勢,并先后考察了誕生較早的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和浙江匯聯交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