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傾倒,是要真的暈倒——畫家李小可和他的父親李可染
李小可畫畫,似乎是命里注定的事。他的父親大名鼎鼎,水墨大師李可染。李小可的命都是拿畫換來的。1944年李小可降生在重慶金剛坡,為了籌生孩子的錢,父親特地在重慶辦了場水墨畫展。
責任編輯:袁蕾 徐詞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陳浩民 謝姍蓉
李小可認為,令眾生傾倒的藝術家,都會對其藝術語言有著極端嚴格的要求。在他看來,今天不容易出他父親這樣的大師。圖為2007 年,江蘇徐州,三位青年人從李可染的巨幅肖像前走過。 (李明/東方IC/圖)
李小可1歲多,頭回提筆,畫了個雞蛋?;蛘哒f,就是一個圈。他自己不記得,是母親后來說的。60歲的時候,他第一次在中國美術館辦了水墨畫個展。2012年7月11日,李小可水墨作品展《水墨家園》又在中國美術館揭幕,偌大的前廳擠得水泄不通。他今年滿68歲了。
李小可畫畫,似乎是命里注定的事。他的父親大名鼎鼎,水墨大師李可染。李小可的命都是拿畫換來的。1944年李小可降生在重慶金剛坡,為了籌生孩子的錢,父親特地在重慶辦了場水墨畫展。
當大師的孩子不容易,特別是長大了也畫畫。李小可進入北京畫院成為職業畫家的時候35歲,更多時候他是父親的助手。“因為他是一座大山,我還有責任要為他服務,不能說:你是你,我有我自己的個性、生命和價值。”父親在世,李小可為他的生活和工作做各種事務性的安排,“他更重要,你得犧牲一點。”李小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父親過世,他仍然要操持父親的畫展,管理李可染基金會。
藝術大師的子女,少見在藝術上有大作為的,李小可認為“大抵是這個緣故”。“要說我是一個無名的人,農村來的,沒有人會把你和他們相比?,F在一看,李老的畫筆墨韻味、用筆如何,馬上就進行比較。”壓力不言自明。
小畫家當了兵
幼年李小可的“家園”,在大雅寶胡同甲2號,中央美術學院教工宿舍。院子這頭到那頭不過十米,住的可都是大師。前院是畫國畫的李苦禪,旁邊是畫油畫的董希文,挨著董家的是張仃、周令釗和吳冠中,后院還有黃永玉、王朝聞、葉淺予、李瑞年。齊白石和徐悲鴻也是小院???。齊白石給小可畫過兩條鯰魚,題字“二歲小寶”。“小寶”是李小可的乳名。
在一般人看來,跟這里頭任何一位見上面說上話,就很了不得;在李小可和院里的其他孩子看來,這些人就是自家長輩。
李苦禪每天都在不斷地畫畫寫字,見了孩子會親切地招呼。他是從舊社會苦過來的,說起舊事卻總那么好玩逗趣。董希文嚴肅,不太跟孩子說話,雖然自己畫的是西畫,家里卻掛了好多有名的中國古畫,都是家傳舊藏,有一張任伯年畫的人物,非常好。他的畫室在后院,大兒子董沙貝會帶著院里孩子去看他爸爸正在畫的《春到西藏》和《百萬雄師過大江》。
黃永玉是“長輩”里最年輕的,跟院里孩子拍張照片,就像個“孩子頭”。“文革”的時候黃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