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夫婦記事——1994年的一次河南之行

師母認識王先生是在1941年,正上四年級,寫了一篇研究美術史的論文。系主任說,論文很好,但在教育系沒有人能指導你,我介紹你去找一個人吧,研究院的王世襄。師母拿了系主任的介紹信就去找了王先生。講明來意,王先生也就毫不推辭。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周鑫

從鄭州到洛陽

1994年4月16日晚11點乘7次特快(開往成都)往鄭州(軟臥)。17日早七點二十分抵鄭州。

飯后往河南省博物館。館長叫任常中,有王世襄先生的面子,接待自是熱情,帶了一行人往庫房參觀,由一位夏姓胖小伙兒,領著開了佛像的庫。庫門外用了號碼鎖,里面的柜子則無一加鎖。一室多是鎏金銅佛像,亦有一部分石像,但多數造型雷同,表情板滯,不見精彩,王先生只選出了四尊。

又請王先生和師母往樓上鑒定文物,是張盛墓出土的瓷制明器,這是上世紀50年代末出土的,有幾件至今未能定出名稱。王先生立刻叫出其中的一件是雙陸棋盤(或局),另一件是隱囊(隱枕)。其他幾件仍未能斷定。

又看了幾件古琴。第一件是焦尾,琴身很寬大,螺鈿徽,王斷為明琴。第二件較差,琴身也窄,清或晚清間物。第三件有款:皇明嘉靖衡國藩翁,王以為或為衡王府所制。圍觀的幾位工作人員似乎很外行,雙陸的陸字竟不知怎么寫(或曰:“是大路的路嗎?”),對琴的了解就更少。其中一位專管琴庫,也是一無所知。

接著,又往一樓對外展廳參觀。

晚上8點鐘才開始就餐。席間《鄭州晚報》的記者講了一則流傳在河南的笑話:某日一位河南籍領導人宴請外國貴賓,舉箸之時,用河南話對貴賓說:“叨叨叨!”貴賓覺得很新鮮,便問翻譯,翻譯忙說:“就是請請請的意思。”宴罷,賓主在洗手間門口相遇,貴賓忙退一步說:“叨叨叨!”

4月18日早七點半往一樓用自助餐。師母講起訪臺時的一番奇遇:臨行的前一天,往馥園吃飯,進門見到四張明式官帽椅——正是《明式家具珍賞》封面上物,里面布置得小巧精致,幾乎全是書中的家具,里面的服務員也都是一例的明式服裝。待散席將行之時,一位穿著水紅大襟襖的女人沖下樓來,握住王先生的手不放,說她一共買了三本書,留一本,拆了兩本,撕給單頁交給工匠,作為圖樣。“有了你這本書,才有了這棟樓!”此時又有一位矮胖的壯漢沖下樓,對師母又握手又拍肩,口口聲聲喚阿婆,又塞過來一張名片,鬧了一陣兒,別去。旁邊的人問:“知道他是誰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