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禎兆 “日流”的味道
阿湯從電影開始,對日本文化萌生濃厚興趣。但即便寫過那么多書,他仍然不承認自己是日本文化“達人”。他說,他會在書里反復提到感興趣的話題,但也會有意去發掘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我不是專家,我跟讀者站的是同一個位置。我覺得這才有意思呵?!?/blockquote>
湯禎兆:香港學者、作家。長期從事文化寫作,興趣由文學而電影,再擴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寫作領域有日本文化研究、社會文化觀察、電影解讀、文學創作及評論等。著有《命名日本》、《整形日本》、《日劇最前線》、《日本中毒》、《AV現場》等。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大食/圖)
“為什么日本漫畫、電視題材會那么豐富?就是因為觀眾愿意出錢看一些跟自己不同的人的生活嘛,但中國人很多時候喜歡看自己猜得到的”專注于日本男女關系的記者型作家白河桃子有個有趣的觀察:日本的工作女性,無論是傳統OL(辦公室女郎)還是超級女強人,到頭來鐘情同一類型的男性。
傳統OL型女性一向奉行的擇偶標準是“年收兩倍法則”,也就是丈夫的收入達到自己的兩倍以上。這樣的話,在結婚初期兩人可以同時工作;生下孩子后,妻子在家里相夫教子,丈夫的收入雙倍于妻子,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維持在妻子結婚前的水平上。
女強人不會把擇偶條件的重點放在對方的收入上。她們自己的收入已經夠高了,所以更在意對方的言談舉止(比如能否用英語與外國朋友自由交談)、社交圈子是否匹配等等。而能達到這些“非物質”要求的男性,年收入多半在600萬日元以上。
在日本社會學家山田昌弘2002年進行的調查中,四成日本未婚女性的理想對象是年收入在600萬日元左右的男性。然而25至35歲的未婚男性中,只有3.5%的年收入超過600萬。結果在該類型“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女青年們好夢難圓。
以上幾段文字,是對湯禎兆《日本中毒》一書中某篇文章的縮寫和改編——而這,幾乎也是他向讀者引介日本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湯禎兆,香港出生,知名文化學者,人送外號“阿湯”。以其文集《全身文化人》中所列的身份而言,他至少是一個小說家、足球迷、文學批評家、電影解讀人。不過這些仍然不包括他最為人熟知的身份:日本流行文化的重要研究、引介者。要知道,在他已經出版的二十多本(包括不同版本)書中,關于日本流行文化的竟占到了3/4——《整形日本》、《命名日本》、《日本中毒》、《日本變容》、《日本進化》,堪稱日本文化愛好者“居家旅行,必備良品”。
據他學妹、香港電臺節目主持人鄧小樺說,阿湯當年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如假包換、一時無兩的才子。他也曾在文章中說自己的日本研究、流行文化研究,理論底子也是念中文系時打下的。他的文字原本相當犀利——“自殺是一種創作……尋死容易,控制死后的‘裝置’卻有點困難……躊躇滿志的死者,敗在神經兮兮的觀眾手上……意義或在瞬間生成,或在一星期之內生成,不會再長,觀眾會忘了看過的演出。&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