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網電價一周年考·投資】電站戈壁淘金:餡餅,還是陷阱?

一年多以來,試圖“曬著太陽唱著歌”就能把錢掙了的電站開發商,在青海戈壁遭遇了重重阻力。而國家試圖發展太陽能發電的政策,也在稅收、路條買賣的異變中變成了地方招商引資的籌碼,這對已進入慘淡周期的新能源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姚小云 周瓊媛 沈巧紅

盡管阻力重重,光伏電站開發商還是削尖腦袋涌向青海戈壁。 (勾犇/圖)

交了雜稅,遇了掮客,壓了保證金,光伏熱土開張不易

一年多以來,試圖“曬著太陽唱著歌”就能把錢掙了的電站開發商,在青海戈壁遭遇了重重阻力。而國家試圖發展太陽能發電的政策,也在稅收、路條買賣的異變中變成了地方招商引資的籌碼,這對已進入慘淡周期的新能源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曬著太陽唱著歌” 就掙錢?

“他叫我捐20萬,我說一分錢都沒有,他氣得把我罵了出來。”

36歲的光伏電站“站長”老林被格爾木市政府的領導趕出了辦公室。

“他叫我捐20萬,我說一分錢都沒有,他氣得把我罵了出來。”靠在火鍋店滿是油膩的藤椅上,老林一邊抽著煙,一邊用調侃的口氣跟他的“戰友”們講述白天的經歷。

老林的三位皮膚曬得黝黑的“站長”朋友撇著嘴笑而不語——這樣的情形并不陌生。

這是2012年7月11日晚上,青海小城格爾木。幾家響當當的國有大型電力集團的光伏電站“站長”們正在這里小聚,擁擠的屋子煙霧繚繞。

受益于優惠政策,就像當年的西部淘金熱,老林成為最早一批涌入格爾木淘金的太陽能光伏電站投資者。干了一輩子“又臟又累”火電的老林認為,這回“曬著太陽唱著歌”就能把錢掙了。

一年以前的2011年8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1.15元/千瓦時的太陽能統一上網電價政策,這對遭遇行業寒冬,電池板大量積壓,明星公司瀕臨破產的太陽能行業來說,無疑是根救命稻草。

與各路開發商一拍即合的地方政府,也誓言要把格爾木這個“兵城”、“汽車之城”重塑成一座“光伏之城”——建設全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基地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光伏電站群?,F在,飛機在格爾木降落時,足足要花5分鐘才能飛過政府規劃的這片150多平方公里的藍色電站區域。

最火熱的西部光伏電站建設狂潮就此拉開序幕。

過去一年里,華能、國電、大唐、中電投等大型國企,正泰集團、漢能控股等大型民企,背景神秘的煤老板、林老板,以及國外太陽能公司和私募基金等各種背景的投資者如鯊魚嗅到腥味般被吸引到戈壁,紛紛涌向距離青海首府西寧800公里遠的格爾木戈壁——這里集中了青海省一半以上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