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行業大變局:避得了雷,避不開新政策
2011年10月,“關于防雷企業資質認定的通知”正式公布。廣東重新認定全省防雷企業的專業資質。廣東的防雷企業因此被“雷”倒了87家。一場全國行業洗牌正悄然鋪開,這是整肅行業亂象,還是政府部門的“壟斷”?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姚小云 周瓊媛 沈巧紅
廣東防雷辦的年審新規定,被部分業內人認為是“壟斷”。 (勾犇/圖)
廣東的防雷企業被一項新規定“雷”倒了87家,政府又被指責“內外有別”。一場全國行業洗牌正悄然鋪開,這是整肅行業亂象,還是政府部門的“壟斷”?
2012年過半,葉佩生的公司還沒有接到一單防雷工程施工的活兒。在深圳干了十多年,葉佩生至今想不明白:“一直擁有乙級專業施工資質的,怎么說沒就沒了?”
和葉佩生同病相憐的,還有廣東佛山的蘇展昌。蘇所在的天業綜合防雷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天業公司”)此前持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的“雙乙”資質。2012年3、4月份,天業公司在廣東肇慶市的多名客戶單位接到公函通知,稱該公司未通過年審,承接防雷工程屬非法行為。
同樣被撤銷或注銷資質的還有廣東87家防雷企業。一位廣東省氣象局2011年防雷工作會議與會者稱:“按照新規定,全省有資質的防雷企業超過七成不合格。”
廣東防雷企業進入有史以來的“嚴冬”。
防雷企業從事的工作主要是從事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專業施工。全國防雷行業的企業數量有兩萬多家,市場規模上百億。
雷擊尤其在中國南方地區頻繁發生。據全國雷電防護研究會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造成100億元損失,死亡人數700-800人,而一個大中型以上城市每年雷擊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000萬元。
中國防雷行業一直推行資質分級認定。氣象主管部門對防雷企業實行甲、乙、丙三級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