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人的天性 有“中國好聲音”
任何企圖用計劃指導文藝的行動,都是在扼殺人類的創造力,必將導致社會活力的枯竭。想要文藝繁榮,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給文藝以創造的足夠空間,它必然帶來文藝的燦爛,就像我們在《中國好聲音》中所看到的那樣。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在老套的選秀節目日漸式微的今天,浙江衛視主辦的《中國好聲音》卻一炮而紅,迅速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喜愛,一時間成為各路媒體熱議的焦點。雖然質疑和負面新聞也伴隨著熱烈的贊揚一起出現,但爭議歷來與當紅的真人秀節目同在,高居榜首的收視率告訴我們,大量觀眾已經被這個節目打動。
觀眾被選手們的才華所打動:一個個普通人在舞臺上展示了他們驚人的唱功和音樂才華。觀眾被選手們返璞歸真的真情所打動:在這里,自卑的哈尼族王子想用歌聲找回尊重;打扮土氣的縣城姑娘光著腳,充滿自信地唱響英文歌;這里有31歲的準媽媽,38歲的全職主婦,她們為自己的快樂而唱。這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