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羅馬尼亞總理抄襲指控,當學術遭遇政治
無當學術造假遇上政治,學術造假往往成為政治斗爭的一種武器。此次總理蓬塔抄襲指控,不管發難者是誰,無疑總統伯塞斯庫會大加利用,成為右派陣營射向左派陣營的一發威力巨大的炮彈。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賀風玲 徐冬旸
在一個“半總統制國家”,當總統與總理因黨派與政見的歧異而發生齟齬會有什么后果?羅馬尼亞以最生動的方式詮釋了這一情勢。2012年7月6日,執政的左翼派系社會民主聯盟啟動了彈劾程序,以總統伯塞斯庫在2010年宣布大幅度削減財政支出越權為由,停止了其職務,并將由2012年7月29日舉行的全民公決,決定其最終去留。
左派總理蓬塔在與右派總統伯塞斯庫的政爭(包括誰代表羅馬尼亞參加歐盟峰會)中,似乎勝了一局。不過兩人誰笑到最后,還未可知。
羅馬尼亞總理蓬塔。 (南方周末資料圖)
自2012年4月總理蓬塔上任以來,羅馬尼亞內閣高官的論文抄襲丑聞被接連引爆,新內閣可謂開張不利。先是教育部女部長杜米迪斯古給歐盟上交了一份關于羅馬尼亞的介紹,被指控抄襲了某本書的內容,在位置上屁股還沒坐熱就辭職了。她的繼任者曼恩更悲摧,被指控抄襲多篇論文,上任3天就丟掉了烏紗帽。
正當羅馬尼亞國人調侃新內閣的第三任教育部長(目前由波普代理)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