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青年善思明辨
責任編輯:史哲、戴志勇、蔡軍劍
看完《南方周末》“文科綜合”自測題,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氣。除去一些常識性題目因記憶模糊不能完整回答,材料分析中的個性化題目也讓我無從下手。
我上中學時,素質教育口號剛剛興起,“減負”一詞新出即被解讀為“負負得正”。在《世界文明史》中,威爾·杜蘭這樣寫道:“教育不是痛苦地記誦事實、年代和統治者,也不只是為個人謀生所需做準備,而是盡可能地將我們的智慧、道德、技術和美感傳承給最多的人,以增進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控制、美化和享受。”可是,我們同學哪個沒有痛苦記誦的經歷?及至高考前,一節課就能把一部近代史背完(都是考點?。?。如今我早已離開校園,只能通過自我訓練來提高思辨能力。但愿學弟學妹不像我們當年那樣“苦逼”,輸在思辨的起跑線上。希望他們善思明辨,校園里也能有一種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為友的氛圍。這樣,人口大國也才有望成為人才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