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探索】暴雨啟示錄:知己知彼,躲為上策

大城市中的小人物,面臨特大暴雨能做什么?或許在排水設計和災害應對機制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的情況下,了解一下暴雨的活動習性,并盡可能地避免直接與暴雨面對面,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了。

大城市中的小人物,面臨特大暴雨能做什么?或許在排水設計和災害應對機制無法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的情況下,了解一下暴雨的活動習性,并盡可能地避免直接與暴雨面對面,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了。

7月21日的一場特大暴雨,在北京造成了37人死亡的慘烈后果,世人震驚。作為一名曾經的氣象學生,對我來說最力所能及的貢獻,大概還是向大家介紹一些特大暴雨的氣象知識,以及從個人的角度如何盡可能的應對之。即使弄清了這些知識,疑問還是存在:僅僅是“特大暴雨”本身似乎怎么著也不應該造成如此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在氣象科學之外,災害預警、危機管理等方面,恐怕還有很多重要的環節有相當的提高空間。

特大暴雨:南方的專利?

在尚不知北京暴雨傷亡可觀(就一場暴雨來說)、損失慘重的時候,微博上似乎有一種想法:北京這雨拿到南方沿海并不算大,南方的朋友大可以“笑而不語”。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不妨先來看幾組比較數字: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過程24小時雨量極值——460毫米[1]
1963年8月8日北京暴雨過程24小時雨量極值——464毫米[2]
廣州24小時雨量極值——319.8毫米(2011年10月13-14日[3]
???4小時雨量極值——333.6毫米(2011年10月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