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來了朝鮮女服務員
華西村的朝鮮姑娘只是朝鮮勞務輸出大軍的先遣隊之一。韓國媒體此前報道,明年朝鮮將派遣12萬人進入中國的丹東、圖們等地務工。
朝鮮姑娘列隊上班。 (軍吉/圖)
她叫白銀玉,皮膚白皙,面容姣好,穿著齊膝桃紅西服套裝、黑色高跟鞋,長發在腦后束成馬尾。
“澳洲牛肉粒”、“蟹黃小籠包”、“爆炒三鮮”……在華西村金碧輝煌的龍希國際大酒店中餐廳,每上一個菜,她都可以用絕對標準的普通話報出菜名。
這個時候,你完全聽不出她是外國人。
只有在與客人交談時,不標準的發音才會出賣她。很多客人好奇詢問,繼而大吃一驚地發現,身邊這個端盤子的漂亮姑娘,竟然來自千里之外那個神秘國度——朝鮮。
她畢業于平壤的一所大學,此前念過四年商科。詢問之下她會告訴客人,自己是被朝鮮政府派到中國“實習”的,“實習期”三年。在此期間,不能回國。
和她搭伴的,是一位叫做李水晶的朝鮮女孩。她比白銀玉來中國晚,剛到一個月,漢語水平只限于報菜名。與客人交流不暢時,怯生生的李水晶會頻繁扭頭,向前者求助。
面對客人,她們的臉上經常浮現出微笑,神態溫柔。上菜完畢,兩人退回到大廳一側等待,不時用朝鮮語竊竊私語。當客人杯中的飲料喝到一半,她們就主動上前斟滿。
但在最后要求合影時,她們堅決不肯。
“下次吧。”白銀玉以職業的笑臉安慰失望的客人。她已經可以老練地運用中國式拒絕了。
數天之前,她們出現在韓國媒體的報道中:“7名從事服務業、二十多歲的朝鮮女性正在華西村的龍希國際大酒店學習酒店實務,她們已經來了6個月。這個研修項目是由朝鮮外務省向中國當局提出并促成的。”
接受采訪時,華西村宣傳負責人否認了上述情況,稱這些朝鮮女性并非在“學習酒店實務”,而是正常的勞務輸出,數量不便透露。
他還告知,朝鮮駐華大使館要求中方對此不拍照、不攝影,不采訪報道。
實際上,華西村的朝鮮姑娘只是朝鮮勞務輸出大軍的先遣隊之一。韓國媒體此前報道,明年朝鮮將派遣12萬人進入中國的丹東、圖們等地務工。“這種規模前所未有。”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朝鮮問題專家程玉潔認為,這是金正恩在鞏固政權之后的一個重大舉措。
勞務輸出之外,外媒報道,朝鮮官員還考察了天津高新經濟區和華西村。對華西村的考察正是在金正恩指示下完成。
“朝鮮向中國華西村派遣人員,考察具有代表性的中國農村改革地區,此舉或是朝鮮走向經濟開放路線的信號。”韓國《中央日報》7月20日稱。
龍希國際大酒店。 (軍吉/圖)
1噸重的金牛:“它真的是金子做的嗎?”
記者了解到,華西村的朝鮮女服務員一共有三十多人,都在龍希國際大酒店工作。
最早的一批人在2011年12月底到達,后來人數陸續增加。
她們中有的從朝鮮直飛北京,再輾轉至華西村;有的在中國其余省市,被直接調往華西村。朝方隨行有管理人員,女孩們在中國的一切飲食起居、活動交流,都必須經過管理者同意。
“能從朝鮮出來的基本上都是高干子弟家庭,在中國的收入比在她們國內要高出很多。”有酒店員工說。
她們的收入是一個謎。韓聯社曾報道,她們一個月收入5000元左右。小道消息則在華西村居民中間廣為流傳,而且數據相當一致:一個月6000元(中方服務員僅有2000多元),絕大部分上繳朝鮮政府,實際到手不過150元。
也有村民認為,這150元只是零花錢。她們回國時,朝鮮政府會統一發還個人所得。
她們的具體工資究竟是多少,酒店方面拒絕透露。但記者了解到,工資確實主要交給朝鮮政府。
她們工作的龍希國際大酒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 圖片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