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的民營企業家黨代表
民營企業家成為黨代表,始于2002年的“十六大”,有7人當選,到2012年,增至24人。他們多是生面孔,而且基層企業家的比例較高。令人意外的是,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的省市,沒有民營企業家代表。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劉洋
來自16個省市的24名民營企業家被選為十八大黨代表,除了陳峰和梁穩根兩位明星企業家外,其他大多為生面孔。 (馮飛 制圖)
民營企業家成為黨代表,始于2002年的“十六大”,有7人當選;2007年的“十七大”,當選人數增至17人;2012年“十八大”,增至24人。
從全國范圍來講,他們多是生面孔,而且基層企業家的比例較高。
令人意外的是,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的省市,沒有民營企業家代表
。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十八大”)將于2012年下半年召開,有多少民營企業家躋身其列?
截至2012年6月底,全國31個省份均已公布參加十八大代表的人員名單,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其中民營企業家黨代表有24人。
中央組織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達8260.2萬名。“十八大”黨代表名額為2270人,相比“十七大”增加了50人。
這些年來,隨著非公經濟在經濟全局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出現在這一最為重要的會議上。民營企業家成為黨代表始于2002年的“十六大”,7人當選;2007年“十七大”,當選人數增至17人。而“十八大”中的民企力量又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與全國“兩會”中明星企業家云集不同的是,“十八大”的民營企業家黨代表,從全國范圍來講,多數都是生面孔,而且來自基層的比例較高。
“生面孔”與“村干部”
當村里的計劃生育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時,雷洋洲讓媳婦“第一個做了絕育手術”;當村里拆遷改造時,他又是“第一個遷走了自家的祖墳并帶頭拆掉了自家的房子”。
成功當選“十八大”黨代表的民營企業家共有24名,他們都是企業掌門人,同時也大多是黨委或支部書記。這24人來自16個省份,也就是說,其余15個省份無民營企業主當選。
令人意外的是,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的省市,沒有民營企業家代表。
江蘇和山東最多,各有3位企業家當選。江蘇代表為華西集團董事長吳協恩、蘇酒集團董事長張雨柏、紅豆集團董事長周海江;山東代表為玉皇化工董事長王金書、登海種業董事長李登海、威高集團董事長陳學利。
天津、山西、陜西、海南各有2位企業家當選,他們依次分別為雙街置業集團董事長劉春海、天地偉業董事長戴林、沁新能源集團董事長孫宏原、龍門科技集團董事長原貴生、榮華集團董事長崔榮華、華盈工貿董事長雷洋洲、現代科技集團董事長邢詒川、海南航空董事長陳峰。
各有一位代表的地區,除吉林的王志霞外,還有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河北)、善藝(李氏)工藝董事長李鳳榮(福建)、光合蟹業董事長李曉東(遼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