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個飯團,放上魚片,都叫壽司?
日本料理師東健志郎到中國來,就是想告訴中國人,真正的日本壽司長什么樣。來了不到半年,他就意識到,這活兒不好干。不就是在米飯團上放點東西嗎?但對東健志郎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做壽司的思維方式。
責任編輯:朱曉佳 實習生 陳浩民 周鑫 謝姍蓉 姜楚凌
東健志郎小時候是不良少年,后來成了東京一間壽司學校的教員,如今他在中國廣州“誠壽司”店。他觀察過不少中國壽司師傅,多數不知道日本壽司的做法和順次。 (南方周末記者 王軼庶/圖)
日本人的壽司觀
日本料理師東健志郎到中國來,就是想告訴中國人,真正的日本壽司長什么樣。來了不到半年,他就意識到,這活兒不好干。
不就是在米飯團上放點東西嗎?曾是壽司學校教員的東健志郎對這樣的問題表現出足夠的禮貌和耐心。是的,捏出個飯團來,把魚片放上去,都叫壽司。你可以說,只要顧客認可了,就是壽司;到了巴西,飯團上還放香蕉、放巧克力,那也是壽司。
這不妨礙日本人的壽司觀。至少在日本料理界,人們堅定地認為,“江戶前”壽司才是真正的壽司。它流行于三百多年前的江戶時代,廚師當場捏制生鮮魚貝、當場呈現美味,因飯團上的魚貝來自江戶(現東京)前的海里(現東京灣)而得名。江戶前壽司綿延至今,已經形成公認的評價標準:一道滿分100的壽司,魚類和米飯的好壞,占70分,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