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標,“窮”管家——管不住的水龍頭,看不清的水質

2012年7月1日,生活飲用水新國標的106項指標全部強制實施。不過,你要知道自來水是否合格,還得再等三年。因為,監管部門自稱很窮,而且沒有法律明確規定由誰來告知。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姚小云 周瓊媛 沈巧紅

2012年7月1日,生活飲用水新國標的106項指標全部強制實施。不過,你要知道自來水是否合格,還得再等三年。因為,監管部門自稱很窮,而且沒有法律明確規定由誰來告知。
 
你喝的水,誰在監管?

注:1.資料來源: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及其引用文件;2.此圖表展現的是城鎮生活飲用水的復雜體系,標準收錄可能不全。 (南方周末記者 汪韜/資料整理 GOGLE/制圖)

一個醫生想檢查病人是否發燒了,但他卻沒有溫度計。

這個尷尬的場景正是衛生監督部門與自來水廠的寫照:各地疾控中心負責檢測飲用水出廠水質,據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鄂學禮介紹,全國上千家疾控中心只有約15家可以檢測生活飲用水新國標中全部106項指標。

生活飲用水新國標為強制性標準,在2007年就已實施,不達標的飲用水生產企業將受到行政執法部門的制止和處罰。因考慮檢測能力不足,標準設立了五年過渡期,全部指標最遲于2012年7月1日實施。

而今大限已過,衛生部卻給出了另外的時間表:到2015年,各?。ㄗ灾螀^、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對106項指標的檢測能力才能實行全覆蓋。

尷尬的場景還在延續:從水源地到水龍頭,至少有5個政府部門、9部標準和規范對水質作出了規定,然而,你依然難以得知家里的水是否衛生。

“打仗無槍”

鄂學禮是新國標——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的主要制定者,他戲稱不具備檢測能力就是“打仗無槍”。

新國標具有中國特色,106項指標中有42項常規指標,64項非常規指標。

自來水廠對出廠水水質的頻繁檢測是管好“水龍頭”的基本要求。新國標規定:9項指標每日不少于一次,42項常規項目每月不少于一次。

然而,市民支付了水費,對水質卻難以知情。7月1日,新國標全部指標強制執行之日,兩名南京人向全國33個城市的35家自來水公司申請政府信息公開,要求曬一曬當天自來水的“檢測項目及各項檢測數據”。15個工作日后,僅北京、福州和太原提供了數據。

實際上,在媒體追問之下,2012年5月,住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