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叔叔”:我想留在中國

一個堅持20年無償研究漢字演化歷史的美國老人,由于得不到資助和關注,面臨離開中國的窘境。但一條微博改變了情況,他受到關注,并開始學習適應中國人的人情和邏輯。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林珊瑜 趙一

2012年8月3日,理查德·西爾斯在他家中。 (劉星/圖)

編者按一個堅持20年無償研究漢字演化歷史的美國老人,由于得不到資助和關注,面臨離開中國的窘境。但一條微博改變了情況,他受到關注,并開始學習適應中國人的人情和邏輯。

“他花光積蓄從事了20年的漢字研究。目前貧困潦倒,簽證到期,被迫離開中國。”

“好的漢學家都是外國人,就像好的廚師是男的。”

“他在架設不同文化間的橋梁。”

“這些公司雇你,不是因為你有多好,是因為你現在是個super star。”

“美國人理查德·西爾斯(Richard Sears),網名漢字叔叔,花光積蓄從事了20年不賺錢的漢字研究。目前貧困潦倒,簽證到期,被迫離開中國。希望能找到英語教師或者翻譯的工作。”

2012年8月1日,一條求助微博忽然走紅。它被轉發超過4萬次,相關微博也超過12萬條。

此前一天,在天津生活了近半年的62歲美國人西爾斯的護照被天津市出入境管理中心收走,并被告知限期在2012年8月15日離境。這讓他不知所措,他在Facebook(臉譜社交網站)上求助,被好友Dixin Yan看見并轉發了微博。

Dixin Yan與西爾斯從未謀面,但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他是漢字叔叔所創立的字源網站的長期使用者。這個網站中用96000個漢字字形詳細分析了6552個中國漢字的上下五千年的來源和演變。

而現在,為數不少的微博轉發者都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個致力于保存和傳承中國文字卻不收分文的外國人,會面臨無法留在中國的窘境。

“好的漢學家都是外國人”

“我這兩天在想,中國文化會不會消亡,”2012年8月3日,Dixin Yan在越洋電話里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了他的憂慮,“一個外國人跑來中國研究字源,還待不下去。”

但在事件當事人西爾斯看來,外國人對漢字感興趣再自然不過了,“好的漢學家都是外國人,就像好的廚師是男的。”他說。

1950年,西爾斯出生在美國西部俄勒岡州的一個保守的基督教社區。在那里,百分之百的居民都是白種人。西爾斯10歲的時候,隨父親去海邊度假,在海灘上,他看到了一個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中國小女孩。這一幕讓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剛出生的小鴨子看到了第一個生物,就會一直跟那個生物走&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