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20120813)
競技場上如果只有輸贏,那這和動物世界的物競天擇,似乎也就沒多少差別和距離。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這不正是一個擁有苦難和輝煌歷史的民族,實現大國崛起所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嗎?
真正的奧運精神
如果不是本期封面文章的刊出,我和多數讀者一樣,也以為“更快更高更強”就是奧運精神,但其實不然。
百年屈辱歷史,“東亞病夫”的蔑稱,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在體育競技場里的斗志,主辦或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早就被賦予遠遠超乎體育之外的政治意義。舉國體制不再只是制度的優越性,而是制式思維,更是舉國上下的狂熱。
一個大國的崛起,據說主辦奧運會、世博會是一項“指標”,“指標&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