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1)

逯欽立是山東巨野人,1939年畢業于西南聯大中文系,隨即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他到李莊兩年后,在北大文科研究所的修業畢業,便留在史語所任助理研究員。除了業務上的收獲,還成功地俘獲了小學女教師羅筱蕖的芳心。

(1)逯欽立與羅筱蕖

香樟豆,圓又圓。研究學問不值錢。

來到李莊四年整,沒人問俺熱和冷。

光身漢,下決心,娶個太太待俺親!

這首《香樟豆謠》的作者董作賓是個恂恂儒者,寫的是1940年代一群青年才俊流寓李莊,在當地婚娶的浪漫故事。那時,遷到李莊的中研院史語所與社會所、中博院、中國營造學社以及同濟大學有數以千計的年輕人,其中多已到了老大不小的婚齡。在那個孤寂沉悶的環境中,男女青年的彼此相遇有如渴澈之魚,而藏在心靈深處的苦悶就是汩汩長流的清泉。于是,盡管是戰時他鄉,但還是有人敢把情絲系于這塊土地,也有當地姑娘敢把繡球拋向那些外鄉的先生。

山茶花,朵朵紅。三院學士最多情。

折一把茶花求婚去,第一個成功是逯卓亭。

詩中的山茶花,代指史語所歷史組,即“三院”駐地,因房子年資淺,當地人又叫“新房子”。院內有兩株大紅山茶,茶花從秋冬一直開到暮春,又名“茶花院”。“卓亭”是史語所助理研究員逯欽立的字。

作者:岱峻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逯欽立是山東巨野人,1939年畢業于西南聯大中文系,隨即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在同學何茲全夫人郭良玉的記憶中,這位同鄉“木訥質樸,但聰明過人”。1940年,他去李莊繼續研究生學業,他在9月25日給傅斯年的信中談道:

生于九月十二日離滇,十八日到達李莊,沿途托庇,順利異常。抵此后,承董代所長及丁、汪等先生之照顧,食宿諸問題均已解決,敬祈吾師釋念為幸。……此地氣候近已涼爽,生之工作即可順利開始,吾師存藏陶靖節各集,生極須用,聞師將于十月中蒞此,希屆時能以此種書賜聞也。

又生離滇之時,曾與楊志玖、周法高二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