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百年】律師尋根——上海律師公會舊址發現記

在中國律師制度的發源地,官方重新肯定了上海律師公會的歷史價值,上海市律師協會及相關部門正在籌備組織隆重的百年紀念活動;我們還找到了一批最老的見證者,他們仍在為先輩的理想奮斗不息。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林珊瑜

編者按:作為民主與法制產物,律師制度在中國的正式建立,與中國的近代化同步,迄今正滿一百周年:1912年元旦,民國誕生;9月,北洋政府頒布《律師暫行章程》;12月,上海律師公會成立。

我們將報道的落點,首先放在上海。在中國律師制度的發源地,官方重新肯定了上海律師公會的歷史價值,上海市律師協會及相關部門正在籌備組織隆重的百年紀念活動;我們還找到了一批最老的見證者,他們仍在為先輩的理想奮斗不息。

律師傳統曾經中斷……當人們去追尋傳承,去重拾歷史記憶的時候,這個地址才會被重新發現。

陳列館里,8位民國律師被選為了“那一代”的代表,他們是民國律師中“在新中國法制建設中繼續發揮作用的律師”。

上海律師公會大樓換了主人也改了容顏,幸運的是該舊址已被列為不可移動文物。 (東方IC/圖)

翟世祺和他的同事,決心要找到那棟“消失”了的舊樓。那是在2009年2月,中國恢復律師制度3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3個月后,梧桐掩映的舊上海法租界腹地,一棟老銀行大樓因準備翻修意外暴露它的本來身份:上海律師公會。

翟世祺是原上海市盧灣區司法局長(現黃浦區司法局黨委書記)。按他的說法,這是在“尋根”——作為最早開放的口岸,百年之前,上海已經有了律師出庭辯護的記錄;八十多年前,這座遠東第一大城市律師數量已達到一千三百余名。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律師同業組織,上海律師公會消失了近60年。在舊址內,中國第一座以律師史為主題的陳列館得以建成。大樓被重新發現,它歷史和價值被重新肯定。

2012年6月1日,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上海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紀念上海律師公會成立100周年座談會,上海市政協主席馮國勤到會并致辭。

2012年12月8日,上海律師公會將迎來其一百周年的紀念日,上海市律師協會及相關部門正在籌備組織隆重的紀念活動。

翟世祺相信,律師在中國法治建設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這次“尋根”的意義,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顯露”。

湮滅

2009年春天,有原盧灣區司法局工作人員從原盧灣區區志里得知:上海律師公會舊址,就在老法租界、后來的盧灣區(現已并入黃浦區),位于貝勒路(現黃陂南路)572號。1921年,就在貝勒路一棟石庫門建筑里,十幾名青年秘密集會,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