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物價高稅負,丹麥為何走得比美國好

丹麥的物價結構和美國的不同,一般消費品價格高,醫療教育服務的價格低。這種物價結構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是:減少了對一般消費品的需求,增加了對醫療和教育的消費。丹麥的教育福利制度為丹麥培養了優質的人力資本,使丹麥在高科技產業發展方面表現出色。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周靜思

(向春/圖)

美國是“藏金錢財富于民”,丹麥是“藏人力財富于民”。

美國的醫療教育價格高昂,為什么資本和人力不涌入這些行業,使價格降低達到平衡呢?

人們往往傾向于相信民選政府是理性的。但現實情況遠比一廂情愿的“相信”更復雜。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丹麥,那里的“高物價”給我留下了特殊的記憶。丹麥許多東西的價格都比美國高,尤其是在飯店吃飯,往往會貴一倍。當我大肆抱怨丹麥什么東西都比美國貴時,一位朋友提醒我說:“丹麥教育和醫療的價格可比美國低得多。”

朋友的話有醍醐灌頂的效果,使我以后在觀察物價的時候,有了新的視角,而對物價差異將會對社會發展造成的影響,也有了更深層的思考。

兩種不同的物價結構

美國大多數消費品的價格都比較低,尤其是一些名牌化妝品、手袋、牛仔褲等,其低廉的價格常讓中國游客贊嘆不已。“低價格”刺激消費,美國人因此大量消費這類產品。“高價格”抑制需求,美國高昂的醫療教育價格,使得許多美國人減少對醫療教育服務的消費。這種物價結構,鼓勵了人們多消費“低價”的化妝品、手袋、牛仔褲,少消費“高價”的醫療和教育服務。

丹麥的物價結構和美國的不同,一般消費品價格高,醫療教育服務的價格低。這種物價結構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是:減少了對一般消費品的需求,增加了對醫療和教育的消費。不同的物價結構,促成了不同的消費行為;而不同的消費行為,又會對社會發展造成不同的深遠影響。

美國高昂的醫療價格,導致了人們抑制醫療服務的需求,結果是健康素質下降。從宏觀的健康指數來看,美國的預期壽命和嬰兒死亡率要比許多歐洲國家差,尤其是那些有全民免費醫療福利的北歐國家,它們的健康衛生指數都遠優于美國。譬如千名嬰兒死亡率,美國是6,丹麥是4(2005年)。

教育費用高昂會抑制教育需求,不利于提高人力資本素質;而免費教育可以擴大教育需求,使人力資本素質升級改進,為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條件。丹麥的教育福利制度為丹麥培養了優質的人力資本,使丹麥在高科技產業發展方面表現出色。

丹麥的醫藥業和機械制造業都很發達,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丹麥專業人才,從事了高端的研發工作,使這些產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帶動了整體經濟的良好發展。丹麥整體經濟的良好表現突出地反映在三個方面。第一,丹麥的人均GDP名列世界前茅,比美國高。第二,丹麥的失業率一直很低,金融危機前多數年份是在2%至3%,即使在受到全球金融危機重創后的2009年,丹麥的失業率也只有6%,而美國則高達9%以上。第三,丹麥很少財政赤字,美國則赤字嚴重,以致美國國債評級被下調,當歐洲很多國家深陷債務危機泥潭時,以高福利著稱的丹麥卻沒有發生債務危機的問題。

高福利而無債務危機,這是丹麥整體經濟運作良好的結果,也是丹麥平衡福利和稅負的政策的成功。

兩種不同的“藏富于民”

免費的醫療教育福利,需要用稅收來支付和維持。分析稅負與發展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兩條思路。一條思路強調減稅,減所得稅增加可支配收入,減增值稅降低物價,收入多了,物價低了,可以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另一條思路不強調減稅,而是強調要把稅收用到醫療教育福利上,以提高人力資本素質,為長遠的發展打基礎。

美國的發展追隨的是第一條思路,自里根政府以來,減稅成為刺激經濟的一大法寶,GDP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