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春春”——玉米和李宇春這7年
玉米是李宇春粉絲的統稱,2005年超級女聲開創了民選明星的先例,也開創了平民明星的先例。李宇春是3528308票選出來的超級女聲冠軍,七年間,這3528308票的締造者們都經歷了什么?離開選秀,他們如何與自己的“偶像”在這“傳統”的娛樂圈里勝出?
責任編輯:袁蕾 徐詞 實習生 謝姍蓉 陳浩民 姜楚凌
玉米曾因過多關于李宇春的負面新聞而情緒敏感,他們也因此滿懷“ 媽心”,希望能像長輩一樣保護“小孩兒”。 (CFP/圖)
玉米是李宇春粉絲的統稱,2005年超級女聲開創了民選明星的先例,也開創了平民明星的先例。李宇春是3528308票選出來的超級女聲冠軍,七年間,這3528308票的締造者們都經歷了什么?離開選秀,他們如何與自己的“偶像”在這“傳統”的娛樂圈里勝出?
在北京開車,遇到車牌尾號“541”和“239”的商務別克,李阿姨會一踩油門跟上去。很多時候她追上去才發現搞錯了。
也有時候,她追對了。透過車窗看到李宇春坐在里面。
載著李宇春的“541”和“239”,愣是在路況盤綜錯雜的北京把李阿姨練成了好司機。
北京“玉米圈”里,“李阿姨”赫赫有名,有名到當南方周末記者問起李宇春時,她提到的第一個玉米就是“李阿姨”。
這兩個月,李阿姨已經快被李宇春“瘋狂”巡演的票搞瘋。李宇春“2012~2013世界巡回演唱會”2012年8月26日在北京揭幕,李阿姨早早就給家里裝上了網絡,還是沒能刷到一張票。她后來拜托了好幾個有門路的人,在焦慮中終于等到一張VIP——錢付了,票還沒拿到。
廣州的茶姐這回徹底放棄了北京場,她決定等“瘋狂”來廣州。幾個月前深圳“Why Me”演唱會(李宇春個人演唱會品牌,每年3月生日前后舉辦一次),她在廣州售票處旁的酒店開了一間房,請幾個小玉米輪番休息、排隊,把錢早早塞在票務員手里,就等李宇春在北京“轉動水晶球”,幾十張票就在票務員的指尖上一通狂奔。那次她們一共幫QQ群里的玉米搶到了40張“山上”的票,幾乎成為傳奇。
茶姐自己的座位則在VIP第一排——當然,這是網上搶不來的。李阿姨那次也是VIP,深圳市委的朋友把票遞給她的時候說,哪想到這么難。
李宇春演唱會最高票價這七年來一直沒漲過:1680元。但玉米永遠揣著錢找不到票——千把個內場座位,天娛公司對外放票只有100張。內場拼的是人脈。“能坐在一排一號的,就是當年最有權勢的玉米。”曾經有媒體這么說。
“瘋狂”北京站的開演時間特地選在2012年8月26日——李宇春七年前當選“超女”冠軍的日子。七年過去,曾經在西單拉票的玉米,現在已是四歲孩子的媽;為李宇春才學會逛貼吧的玉米大媽,現在也能嫻熟地剪輯自己拍攝的李宇春視頻了。
李宇春自己導演的短片《態度》。她從一群舉著“春哥”、“選秀”、“音樂節”牌子的搖滾青年中走過,她希望以此引導歌迷:“那些東西都會過去,而我會一直向前走。” (視頻截圖)
敏感詞,“獻血門”
2005年李宇春奪冠前后有很長一段時間,茶姐一個人待著的時候想起她,常常忍不住掉眼淚。
那是李宇春負面新聞最多的時候。“春哥”的諢名從那時叫起。在網絡上鋪天蓋地流傳的照片里,李宇春總和姚明雙雙出現,旁邊是七個大字:“生男生女都一樣”。宋祖德推銷壯陽藥,也不忘順便揶揄李宇春:“她應該吃過吧?”
北京玉米王阿姨曾經歷過這么一次接機:一群小姑娘簇擁著李宇春往機場外走,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在一邊說:“有什么可看的?××!”——她始終不忍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出這兩個字——“我親眼看見春春回頭沖這個人微笑一點頭,轉身走了。太讓我感動了,這我做不到。”王阿姨說,她把這歸結于春爸春媽給予的“教養”。
剛出道的李宇春不太會說話。“她的回答大多數時候很簡單,一個字兩個字的。”茶姐說,這也是她“抹眼淚”的原因:“她和我都是不說話的人,誰也沒惹,為什么有這么多人說她?”
廣州玉米白二少記得“當時很多玉米都是這么過來的”。從那時起,“春哥”成了“玉米地”里的敏感詞。被一起打入冷宮的,還有“中性化”。
因為寫得一手犀利逗樂的文章,白二少以玉米的身份,在微博上擁有粉絲11萬。她早先混跡天涯,對網上的游戲規則再熟悉不過。“在社會上有很高地位的人才被叫‘哥’。那些人都是自己愿意當小弟。”這是白二少的邏輯。
在李阿姨眼里,李宇春是舞臺上的皇后,卻是生活中容易受傷的“小孩兒”——玉米習慣叫李宇春“小孩兒”,就連“90后”的小玉米也不例外。他們個個希望像長輩一樣保護李宇春。白二少把這叫“媽心”。
李阿姨“媽心”爆發的時候,甚至曾想找寫負面新聞的記者理論,最后還是作罷,因為“怕影響春春”。為了“不影響春春”,玉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