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3)

錦云和楊先生的婚禮融合了新舊兩種形式。先是坐轎子。從田邊上抬到牌坊頭,包含了搭蓋頭、上轎、起轎、攔轎、顛轎、哭轎、下轎。完成了這個過程,山鄉少女張錦云,一脫下童子軍服,就變成了“先生娘子”。

楊志玖與張錦云

2002年10月,我在李莊采擷口述史料。板栗坳張家的后人多已星散,近處只有張遠甫與張伯森兩位。論輩份,前者是后者的叔伯;論年齡,后者要長好幾歲。10月12日一早,我在宜賓找到張遠甫。他是李莊糖廠供銷科退休職工,前些年胃癌作了切除手術,當年在外地讀書,對板栗坳的事知之不多。為我大老遠來訪而不能提供更多的材料,他不斷自責,決定抱病帶我去找張伯森。他說,“伯森一定知情,一是他老者(父親)當過團總,研究院住的牌坊頭就是他家的院子;二是他妹妹張錦云就嫁了研究院的楊志玖。”

有些事仿佛心靈感應。此刻,75歲的宜賓工商銀行退休人員張伯森獨自一人,正坐在家里,靜候我們的到來。進屋,落座。張伯森待客不是沏茶,而是拎出一個酒瓶,我們一人面前擺一個酒杯。張遠甫是病人不能喝。我不推辭,任他斟個滿。他說,喝酒說話才打得開話匣子。我們誰也不動杯子,他就徑直往嘴里連傾了兩杯。

當時研究院住在板栗坳,新房子、田邊上,桂花院都是。我們家只住了一間,其余都騰出來讓給他們住。董作賓的辦公室在戲園子,他有個助手叫劉淵臨,就是這李莊的人,后來跟著去了臺灣。當時劉淵臨幫董作賓整理甲骨文,敲敲打打,修修補補。也在一臺打字機上打字。我常去看,董作賓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