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松鼠會】小宅宅于室,大宅宅于野
自然的好處雖多,卻常常被人們忽略。心理學家發現了人們寧愿深宅而不愿出門的一個原因——他們請大學生對自然給自己帶來的樂趣進行評價,發現盡管學生們意識到接觸大自然會給自己帶來好處,但這些好處被他們遠遠低估了。
宅人們,是時候出來走走了。
拜現代科技所賜,即使蝸居一室,也可以心懷整個宇宙?!按箝T不出,二門不邁”再也不等于沒見過市面。不用懷疑,互聯網和快遞員可以帶來一切??梢允堑厍蛄硪贿叡蝗舜罹鹊囊恢蛔匦艿南?,也可以是一包急需的廁紙。
宅文化開始蔓延,除了腦袋和手以外,其他器官看起來都顯得如此多余。然而大腦對于這種一廂情愿的重視卻并不領情,因為盡管置身鋼筋水泥,我們的大腦卻是在自然中演化形成。
我們的祖先受氣候所迫,再也沒有了他們唾手可得的水果,不得不爬下樹,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后來,人類成為了地球上唯一一個憑借一己之力讓自己的身影出現在了所有大陸上的動物。而這并非易事,我們的祖先以及很多現在依然生活在山里的人們,每天平均要走十幾公里的路。雖然人類不是最強壯的,但卻是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