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城市化大潮中的英國莊園
在英國和愛爾蘭,莊園的地位不但不比城里的房子低,還要高上一大截。有錢有身份的人不喜歡老住在水泥玻璃的城市叢林里,一定在鄉村有房子;一般的小康之家只有小別墅,貴族之家就會有大得多的莊園。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吳雪青
那些莊園和學校讓精英們在鄉間扎住了根,他們常會去城里辦事、娛樂,但多半不會拔根而去
應邀去愛爾蘭藝術節演出京劇《朱麗小姐》,要在倫敦轉機,倫敦兩所大學得知后請我們先去那兒,讓他們先睹為快。到倫敦適逢奧運前夕,機場、車站、街上,奧運熱氣撲面而來;坐了一個多小時車,一踏進艾塞克斯大學的東15演藝學院,感覺頓時清涼下來。這個英國最大的演藝學院有五六百學生,主校區卻是個18世紀的貴族莊園,別墅旁是大片的鮮花和綠蔭。那劇場更老,跟莎士比亞同齡,原是地主的谷倉,被演藝學院挪過來做了劇場,硬木梁柱上的紋路銘刻著歲月悠悠。演員們興奮地叫起來,朱麗家的莊園原來是這樣的!
排戲時從來也沒想過要去找個莊園體驗一下生活,雖說這個原籍瑞典的現代經典已被改成了中國故事,但國內去哪找莊園?從土改到“文革”,一次次運動早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