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對話吳法天
中國知識分子的觀念分歧終究變成現實的拳頭,這并非一日之寒。作為微博時代的激烈言論者,吳法天既典型又獨特。從“極品五毛”到“正義追求者”都成為了他的身份定語,連他自己也承認,網絡上的“吳法天”只是一個標簽,現實世界中的他則要復雜得多。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林珊瑜
編者按:
因難以忍受網絡紅人吳法天對歷史及她個人的污蔑,2012年7月6日,電視臺女記者周燕和吳法天“約架”于北京朝陽公園南門,并以拳腳宣泄了她的憤怒,數名知名微博人士也參與其中。
中國知識分子的觀念分歧終究變成現實的拳頭,這并非一日之寒。作為微博時代的激烈言論者,吳法天既典型又獨特。從“極品五毛”到“正義追求者”都成為了他的身份定語,連他自己也承認,網絡上的“吳法天”只是一個標簽,現實世界中的他則要復雜得多。
“現在微博上可不是被扣帽子的“五毛”越來越多嘛。”
“極左和極右都非常不理性,我都很反感,只能跟他們保持距離。”
南方周末:有人說你和方舟子有點兒像,你怎么看?
吳法天:可能有些像吧,都特別較真,都不停地舉證據,對一些虛假東西很難妥協。我也揭露過一些學術腐敗,當然沒有方舟子那么多。中國很需要像方舟子這樣的人,我們這樣一個騙子橫行的國度,需要這種認真的人。我打假只是一種業余興趣,沒他那么執著。
南方周末:有這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