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抵制日貨”有底氣嗎

中國所謂的“抵制日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當前,舉著“反日”旗幟就能毫無顧忌地損害他人私產,蘇寧打出的告示“停止銷售日貨”,味千拉面打出的橫幅“100%港資,同族同胞,一樣愛國”,實在像極了茅盾筆下的“林家鋪子”。

中日民間矛盾因釣魚島主權紛爭而升級,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也漸漸高漲了起來,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抵制日貨”運動再次風生水起。

在8月19日“抵制日貨”最盛的那天,有好幾位百萬粉絲級的“大號”微博名人轉了一條私信過來,私信內容是網上盛傳已久的“呼吁書”:“日本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現排最前,特別是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若中國人1個月不買日貨,日本將有數千家企業面臨破產,若6個月不買日貨,日本將有一半人失業,若1年不買日貨,日本經濟將徹底瓦解!”

其實,中國所謂的“抵制日貨”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早在1908年中國水師在澳門扣留涉嫌走私武器的日本船只而引發“二辰丸”案,隨即廣東地區出現近代第一次抵制日貨的浪潮。1915年日本提出“對華21條”、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都曾引發中國大規模的“抵制日貨”運動。到了1930年代,中日進入戰爭狀態,“抵制日貨”則更為興盛,茅盾著名的小說《林家鋪子》(原名《倒閉》)正是通過取景于江南一小鎮,來描寫這一時期的“抵制日貨”運動。

在小說中,林老板女兒因愛穿“東洋貨”而受人恥笑,“抵制日貨”者警告她不得穿日式衣服上學,否則就剝光燒掉。林老板抱怨道:“哪一個人身上沒點兒東洋貨!哪一家洋廣貨鋪子里不是堆足了東洋貨!”。但牢騷歸牢騷,他還是不得不花四百大洋賄賂“黨部”,并撕掉商標當國貨賤售。林家鋪子最終倒閉了,原因不盡是“抵制日貨”所致,但這種抵制對中小資產者的打擊、當權者借此橫征暴斂的嘴臉,在茅盾的筆下盡露無遺。

這一百多年來,如何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