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洪流——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1)

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而一些農村卻越來越荒涼,越來越讓生活其中的人想逃離。30多年前,中國的農民就是在這種城鄉的懸殊對比下,匯成一股農民工的潮流,從環境極端惡劣的農村環境中逃離而涌向城市的。

《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叢書與過去涉及中國農民工題材的圖書最大的不同,在于重點放在追溯中國農民工“遷徙”的歷史。作為第一部的《洪流》以時間為線索,以大量翔實的材料書寫中國農民工30年像洪流版遷徙流動的背景、過程、特點等等,并以一個個具有生動的、代表性的農民工,譜寫出農民工的群像圖,及由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組成的歷史。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農民(1980-1984)

綜述:改革春天 農民工破土萌動(1)

2011年12月29日,廣州開往湖北宜昌的K932次列車上,在中山市南頭鎮某電器廠務工的孫濤(音)與他的湖北老鄉——一名69歲的老太太談論著一個老套的話題:“究竟是農村好還是城市好”。

孫濤是湖北省松滋市洈水鎮人,常年在外打工,去過內地不少城市。2001年,他從寧波來到珠三角,如今儼然是個“廣東通”,如果不是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在老家,他很少回家去。

“老家的房子,還是比較簡單,全家只有一個衛生間。不像城里,樓上樓下各有衛生間,用熱水也比農村方便。”

實際上孫濤在城里沒有房子,在那個規模不大的工廠里,他還是住宿舍。工廠里都是本地人,宿舍里只有他孤零零住著,房間里的衛星電視都是自己裝的,打麻將斗地主也沒有時間。

但是孫濤的話讓對座的老太太很有同感,她的老家在松滋市的農村。

“你的老家在街上(原西齋鎮,已被合并)還好點。我們回老家那區別大哦,那黑通通的,晚上就見不到一個人,窩在床上就看電視,好寂寞哦。”

老太太數落著,農村的路也比城市差太遠了:“2008年春節,我兩個兒子從廣州開車回家,夜里給我打電話,說快到家了,我在門口等著,遠遠地看到車燈照過來,但是路上的泥漿啊,有這么深”,她用手比劃出近40厘米的厚度,“車燈一會兒歪向左,一會兒歪向右,兩里路走了兩個多小時。”

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時至今日,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都市越來越大,對農村人口的吸引力也一如從前;而反觀30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