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兩周年,“特區中的特區”擔當探路尖兵前海改革有多“前”
一塊面積僅僅15平方公里的土地,究竟應該如何承載改革遐想?與曾經“殺出一條血路”的深圳改革相比,深圳前海所代表的這一輪改革拓荒與制度創新,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環境,挑戰更為復雜?!皬膰栏褚饬x上說,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前海媽灣碼頭。 (周游/圖)
“如果深圳還希望像改革初期那樣,一下子就得到非常到位的政策,和其他地區拉開好大的政策差距,也不太現實。給多了,萬一遇到不可控因素怎么辦?”
對前海改革,許多人將目光投向了中央政府。“從嚴格意義上說,前海改革是中央政府主導的。”站在北緯22.53度、東經113.90度附近,你手機中的地圖可能會提示:你已經置身大海中。但實際上,你腳下是結實的土地,身邊是忙碌的工程車和飛揚的塵土。
這里是前海,深圳西部一塊填海而成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這里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稱為“深圳的未來”,被冀望擔當中國下一步改革的探路尖兵。
2012年8月26日,前海迎來兩歲生日,一系列基礎建設項目開工,約2725億元的擬投資總額已經敲定。8月初,規格頗高的前海合作區咨詢委員會成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受聘主任委員。
前海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不過和一兩年前相比,這一次輿論鮮有提及“體制創新”、“制度改革”。熱議的話題包括前海附近的房地產項目前景、“前海概念”股票的大漲,以及前海如果實行免稅政策,是不是不用跑到那一頭的香港去買化妝品了。
呱呱墜地之初,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的前海曾因“體制創新”、“制度改革”備受關注。兩年過去,前海管理局的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坦承:“前海的改革實踐現在還沒有更多的特色”。
授權不夠,政策法規對改革創新的支撐不夠,被一些人認為是前海改革躑躅不前的主要因素。但也有人針鋒相對地提出:指望一步到位獲得極為超前的改革政策,既不現實,又有“等靠要”的嫌疑。
一塊面積僅僅15平方公里的土地,究竟應該如何承載改革遐想?與曾經“殺出一條血路”的深圳改革相比,深圳前海所代表的這一輪改革拓荒與制度創新,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環境,挑戰更為復雜。
法律權威,還是行政權威?
2012年8月22日,深圳市市長許勤在香港設宴幾十桌,招待企業家和金融人士,目的只有一個:推介前海。
前海合作區規劃獲國務院批復兩年來,許勤頻頻組織或參與類似活動,不遺余力地利用一切機會向各方人士推介前海。2012年兩會,前海開發也是許勤進京重點談及的問題。
“前海工作是許勤市長直接抓,各部門都非常積極地配合。”前海管理局經營發展處處長王錦俠向南方周末記者透露。王錦俠很感謝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但他又有些擔心:這是不是走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