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十年的營養標簽

從2013年1月1日起,超市大部分食品將被強制貼上“4+1”及更多信息的營養標簽,這被譽為“中國食品工業的革命”:從關注食品安全過渡到營養健康。這個“十年磨一劍”的強制國標能否順利施行?會否遭遇企業胡亂標、消費者看不懂、政府部門測不準的尷尬境地?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姚小云 周瓊媛 沈巧紅

從2013年1月1日起,速凍餃子、包子、湯圓、蝦丸、醬油等預包裝食品如果沒有食品營養標簽將不得銷售。 (沈井韋/CFP/圖)

從2013年1月1日起,超市大部分食品將被強制貼上“4+1”及更多信息的營養標簽,這被譽為“中國食品工業的革命”:從關注食品安全過渡到營養健康。這個“十年磨一劍”的強制國標能否順利施行?會否遭遇企業胡亂標、消費者看不懂、政府部門測不準的尷尬境地?

喝一瓶可樂,你知道自己攝入了多少卡路里的能量嗎?

在超市選購一包奶粉,除了比價之外,你會比較哪種的蛋白質含量更高嗎?

想保持苗條身材,只吃一包餅干果腹,你知道這堆不起眼的食品的能量和脂肪比正常吃一頓飯還要高得多嗎?

如果你暫時還不太清楚,那么還有4個月的時間可以學習。2012年8月13日,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了即將實施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以下簡稱《通則》),從2013年1月1日起,預包裝食品企業必須給食品貼上含有營養信息的標簽,這些信息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以及含有多少能量,簡稱“4+1”。

“這項重要食品安全基礎標準的公布實施,標志著我國全面推行食品營養標簽管理制度,對指導公眾合理選擇食品,促進膳食營養平衡,降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意義。”衛生部食品安全與衛生監督局局長蘇志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

這樣的做法在全世界七成以上的國家已經實施多年,但在中國卻整整籌劃了10年才得以強制實施。對通則的制定者來說,這是“十年磨一劍”,而一些食品企業則把這稱為“中國食品工業的一場革命”。

《通則》的起草者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所研究員楊月欣告訴南方周末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