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錢我受益,這有啥意義呢?”——民歌拯救的尷尬

王德賢今年七十三歲,原籍甘肅河州,年輕時就是遠近有名的花兒歌手,可四個女兒一堆外孫誰也不學他唱歌,眼見有失傳的危險。全國的民歌搶救工作,都面臨著老歌手去世和工作不被重視的現實。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蘇陽(左)與老劉。老劉說,自己是全縣惟一能唱陜北說書的人。“唱計劃生育宣傳,民政、計生這些部門,一個給我五百。” (馮翔/圖)

“你唱的那也叫花兒?”

“我們原先都說得好好的,你怎么就又變卦了呢?”蘇陽對面前這位73歲的老漢誠懇地說。

蘇陽被看做寧夏的一個文化符號,多次上了央視的民歌節目,家人卻對他的音樂不感冒。在市秦腔劇團做演員的妻子一撇嘴:“他那秦腔還差得遠呢”;兒子樂感比他好得多,也彈吉他——這曾讓他很歡喜;沒想到兒子卻總放《天空之城》讓他聽。

2012年8月13日這一天,蘇陽不是一個被簇擁歡呼的歌手,而只是一個失敗的粉絲。

老漢大名王德賢,今年七十三歲,原籍甘肅河州,年輕時就是遠近有名的花兒歌手。王老漢家里有張1990年甘肅省花兒大獎賽一等獎的獎狀,驕傲地在墻上掛了幾十年??伤膫€女兒一堆外孫誰也不學他唱歌,眼見有失傳的危險。

蘇陽幾年來常跑來鄉下聽他唱歌,還翻唱了他的一首歌《八寶塬令·下夜川》,放在自己的第二張專輯里。

“跟我差得遠了,變味了!”額頭油亮的王老漢毫不客氣。“你唱的那也叫花兒?”王老漢開口唱:哎——/八寶塬上的火焰山/藏民們占哈(下)的好草灘/隔壁呀還有個賀蘭山/我就想起了我的尕妹著阿哥下夜川……

王德賢作為銀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傳承項目是“回族山花兒”。而他實際是土族人,大半輩子都在甘肅生活,快60歲才搬來寧夏。

“回族山花兒”的稱號一共給王老漢帶來了600塊的收益,一次性。鎮上過年,時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