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個好東西專訪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

王石欽佩巴金的境界:不領工資,完全靠稿費生活。他回答:“我愿意做這樣的事情,能掙到一個饅頭就吃一個饅頭,掙不到就餓肚子?!?992年,他如愿以償,進入文促會直至今日。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實習生 周鑫

《歌唱祖國》作者王莘(右)與臺灣老作曲家張昊。1992年文促會舉辦“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聚集了海內外華人音樂家,王石認為,這是把“很難辦”的事辦成了。 (文促會 供圖)

讀中學時,王石看到自己的老師被批斗,他真誠地相信,文化的進步是淘汰式的,而不是漸進和積累的。1969年,王石21歲,因思想純正,文筆卓越,從北京軍區警衛三師借調到《解放軍報》工作,曾在軍報發表整版文章,洋洋灑灑地論證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不算文化高峰,“文革”才是真正的文化高峰。

197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陳伯達被抄家罰沒的兩大箱子古書輾轉到了王石手里。“讀那些書的時候,漸漸地產生了心靈相通的感覺??鬃?lsquo;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使我意識到什么是崇高。”王石說,之后的4年,他開始“瘋狂讀書”,“文革”后期王石已經意識到,自己過去的思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