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華人精英會廣州論壇——楊鵬
曾經壹基金在災區做了一個調查,其中一個很小的調查報告,但是對壹基金的決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問到災區的孩子在災難以后的感受,讓一個小姑娘最難受的事,是她的布娃娃被水沖掉了。還有一個小姑娘緊緊抱著一個文具盒,他們家被水過的時候她什么都沒有搶,她就抱著一個文具盒跑出去了,因為文具盒上有芭比娃娃。
楊鵬
一件簡單的事
曾經壹基金在災區做了一個調查,其中一個很小的調查報告,但是對壹基金的決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問到災區的孩子在災難以后的感受,讓一個小姑娘最難受的事,是她的布娃娃被水沖掉了。還有一個小姑娘緊緊抱著一個文具盒,他們家被水過的時候她什么都沒有搶,她就抱著一個文具盒跑出去了,因為文具盒上有芭比娃娃。而這個芭比娃娃的顏色跟她的皮膚有一點像,因為她長得黑被人嘲笑,但是因為芭比娃娃上皮膚黑,給了她很大的自信,所以她就回來搶救那一個東西。自然災害過程中,孩子心中的喜怒哀樂和成年人不太一樣。成年人去蓋了五星級的學校,和孩子的關系不大,滿足的事成年人對災難過后的訴求。
可能布娃娃對孩子的意義高于了五星級的學校,這使楊鵬改變了做項目的思路。而“溫暖包”項目就是壹基金幫助災區孩子清除受災陰影的一個項目。如果給孩子們送舊衣服和舊書包,會讓他們感覺社會存在深刻的差異和等級,會讓他們自卑。而楊鵬更希望給孩子們最需要的尊重,給他們一個精美的,專門為他們設計的東西。
溫暖包里有14件東西, 除了必需品之外,還有捐贈人的留言和期盼放在里面。楊鵬認為,人在困難的時候最需要別人的關懷。人心很容易變得很冷漠、殘酷,若是在最難的時候沒有人關愛他,這個人就會變得非常敵意。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感到有人關愛他們,而且是真心地關愛他們,這樣孩子們成長起來以后就有可能關愛別人??此剖俏锲返木栀?,其實承載著對心靈相互的感染。
這個社會轉型的整個過程就相當于換了一臺機器,里面是需要零件,需要各種各樣的部件?,F在是做零件的時代,一個一個零件做好。壹基金的參與是所有都討論,最后是表決的,這個溫暖包設計都是表決式的,都是大家一起設計的。
楊鵬先生出了一本書《為公益而共和》。大家養成了共和的習慣,公共平等的方式做公益,為公益而共和已經形成一種現象。從前楊鵬先生還做過阿拉善生態協會的秘書長,阿拉善里面同樣奉行的事參與人自愿,參與人之間是平等的原則,大小事的決策都是協商式的,是表決式的,而不是集中式的。
100年前知識分子們,少數人在講共和的時候,其實那個社會沒有共和的民間和土壤,所以講半天沒有用,最后共和和民主只是一個概念和法制,最終社會沒有變化。到了今天沒有人講共和,但是相反,正好是這個時候出現了共和的土壤。也就是說,共和開始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尤其是在民間公益系統組織里面表現明顯。這些轉過來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但是前提是我們每個人做那些能改變的事情,用心把小事做好。人人用心把簡單的小事做好,做好具有公共利益的小事做好,這個社會以后就會變得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