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地震預警系統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9月2日,中國首個地震預警系統通過由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以后做出的,并非預測地震。地震預警系統已經在日本、墨西哥等國家投入使用,而中國研發的系統擁有包括地震信息現場處理、iOS預警倒計時在內的五項技術創新點。
中新網報道,9月2日,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自主研發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通過由四川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這也是中國首個通過科技成果鑒定的地震預警技術系統。該項目通過對地震動波形的監測、分析、匯總、綜合分析、實現地震預警的有關參數計算和估算,生成地震預警警報,從而得到地震預警信息的響應發布。
地震預警,不是預測地震
地震預警是在地震發生以后做出的,并非預測地震。據《科技生活》報道,建立地震預警系統的科學依據,就是利用地震的橫波和縱波以及電訊號傳遞速度的差異打時間差。地震發生時,隨即從震源產生向四外輻射的彈性波,即地震波。按照傳播方式的不同,地震波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