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紅火 銀行系理財產品黯淡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在基金面前相形見絀,并不能阻擋各家商業銀行發展理財產品的積極性,他們展開激烈競爭:競相加碼收益率和推出新品
去年,最牛的基金經理為投資者帶來了高達182%的回報,這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形見絀,陷入寒冬,不過這并不能阻擋各家商業銀行發展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積極性,反而展開了更加激烈的競爭:競相加碼收益率和推出新品
去年約有2000只銀行理財產品面世,競爭達到白熱化Phototex/圖
手上的閑錢交給誰來打理?是扔給基金公司,還是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
一年之前,大多數人去銀行的時候還會為此躊躇,那時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正是市場新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