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陣痛工地城
五千多個工地同時開工,“九省通衢”的武漢似乎陷入了一場“不通則痛”的“陣痛”中。這座巨大的工地,不僅是一個城市渴望迅速發展的心聲在現實的激烈投射,也是中國特有經濟運行模式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標本。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馬路積水的倒影反射出一位市民經過工地吊車的身影。因為滿城遍布工地,2011年武漢市的年度詞語是“挖”。
五千多個工地同時開工,“九省通衢”的武漢似乎陷入了一場“不通則痛”的“陣痛”中。這座巨大的工地,不僅是一個城市渴望迅速發展的心聲在現實的激烈投射,也是中國特有經濟運行模式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標本。
“建設不會停止,我會頂著罵名繼續下去?!蔽錆h市委書記阮成發很堅決,他說:“我理解市民的感受。但是,當我們回頭看,不這樣做,會對不住這座城市,對不住市民?!?/q>
一群孩子在長江輪渡上眺望高樓林立、現代氣派的新漢口。
在交通擁堵的武珞路,行人各出奇招。一名踩輪滑的青年男子在車流中穿梭。
17分鐘,行駛距離為61米。這是2012年8月30日晚7時20分許出租車鄂AXJ256在武漢大學西門附近的行駛狀況。
司機,是一名五十歲上下的武漢人。他一面指點著計價器上閃爍的行駛數據,一面跟乘客講:“您曉不曉得???我剛才把車開到省審計局里頭,睡了個把鐘頭才出來。以為過了7點,會強一點。結果,您看,還是堵得不能動?!睌蛋倜淄獾鸟R路上,是武漢市尚未完工的地鐵工程。藍色的施工擋板豎在馬路兩側,上面“2012年6月完工”的字樣清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