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和健康管理“兩張皮” 20年“鉛”變萬化,積毒不減

我國是全球鉛生產和使用最多的國家,近幾年頻發的血鉛事件已使公眾“談鉛色變”。這項研究分析了近20年鉛排放在時間、空間上的變化特征,以及各類排放源對總量的影響,試圖揭示出鉛污染的重點區域,最終評估健康風險。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姚小云 周瓊媛 沈巧紅

這是一份統計時長20年的全國鉛排放清單。“我們的研究并不是國內第一次,但這么系統的、系列的、全面的測算以前還未見有報道過。”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程紅光說。

他是“1990-2009年中國大氣鉛排放估算”研究的負責人,另外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和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四位學者也參與了研究。該研究結果將于2012年12月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大氣環境)》上。

我國是全球鉛生產和使用最多的國家,近幾年頻發的血鉛事件已使公眾“談鉛色變”。“鉛污染可能對人體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尤其是6歲以下的兒童。”程紅光說。這項研究分析了近20年鉛排放在時間、空間上的變化特征,以及各類排放源對總量的影響,試圖揭示出鉛污染的重點區域,最終評估健康風險。

而令程紅光擔憂的是,我國針對鉛污染的健康管理問題重重。“目前我國的監測主要是針對環境,不是針對環境健康風險。對人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