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管理】末位淘汰制,誰令你越變越荒唐?

對末位淘汰制一直褒貶不一。讓我們看看問友帶來的真實故事。

對末位淘汰制一直褒貶不一。讓我們看看問友帶來的真實故事。

海歸老板推行末位淘汰制

一家互聯網軟件服務公司,老板受過美式教育,軟件開發出身,推崇日式管理和古代商人的經營之道,常以索尼和松下說事。由于產品、客戶與盈利率的綜合原因,利潤一直比較低。老板非常著急,一下子就亂投醫了:攘外不如安內,開源不行,那就節流吧。然后搞起了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

公司也是按部門運作的,老板強令要求各部主管每月、每季度都要考核一次,HR總監要負責催促,所以每月、每季度,各部門都得被折騰一次。

(問對網/圖)

做得多 錯得多

月底每個員工都得自評本月的工作成績,同時上報下個月的工作目標,至少三項,多者不限。但從這一方面,每個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1. 有少報的,每次每項都自評4分,非常有把握的就自評5分,因為如果要評5分必須給出實際例子并且得到主管的認可,非5分沒這要求,然后綜合在一起得分就是:

4 x 1/3 + 4 x 1/3 + 4 x 1/3 = 4

最后本月自評分數是4分。

2. 也有多報的,由于任務多,完不成的機率大增、出錯的機率大增,已經開了個頭但沒做完的任務也多了起來,所以就變成了下面的情況,

4 x 1/6 + 3 x 1/6 + 3 x 1/6 + 2 x 1/6 + 2 x 1/6 + 0 x 1/6 = 2.3

最后本月自評分數是2.3。

考核過程失控

接下來是主管評分。主管手下人多,每次都被一堆表格和HR弄得挺煩,最初還仔細看看當中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到了后來索性員工自評是多少,他就寫多少,這下子員工們就悲催了。

由于每次上報老板之前,各部門主管和HR總監會開會一起復核一遍員工考核,同時也是互相監督主管自己的考核自評,所以每次都要激烈爭吵一番,我的員工為什么得分低了,你的員工為什么得分高了,我的員工目前在產品里比較重要不能被影響了,你的員工現在作用不大可以評低點——諸如此類,一個下午吵不完,還得搭個晚上,或者再搭個明天。最后,有的主管一摔手,你們評吧,我回家了,反正我不承認這個結果。上交結果的時間一拖再拖,HR總監索性把當前結果提交給老板,也不做解釋了。員工的命運更悲催了。

幾次之后,各部門主管們再也不鬧了,回去要求手下員工,把任務減少一些,多報集體任務,這樣有據可查,都是5分,至于誰是最末位,各個部門輪流作莊。同時,一起向HR總監施壓,你得給我招進人來,要不我沒人怎么做,沒人淘汰誰去。

最終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都成了笑話,雖然還在每月評著,但已經成了形式,老板也不再問了。

案例總結:績效考核的難點

從這個案例里,我們看到許多問題:老板不擅經商管理、考核混亂流于形式、員工消極對抗、各種策略橫行……但最重要的呢,公司開源不了,盈利不了,所以老板一門心思要節流,甚至于以前的各種獎勵也加大了難度,員工們極少能拿到。

績效量化是個難題,但這個還不是最難的。例如軟件開發項目,代碼量、軟件缺陷發現量和解決率、線上產品問題解決數量和比率都是可以被計量的。對于硬件研發,同樣也有類似的標準。銷售和生產績效就更好衡量了。

難點在于,采用的方法是不是真的能解決老板眼中的問題。對于裁員、降低成本這些問題,是解決了,雖然有后遺癥,比如懂點法、比較較真、不怕麻煩的員工會告上法庭要求勞動仲裁。但對于提高積極性、提高效率,很遺憾,不僅沒有,反倒是降低了。

(作者Aldous,問對網顧問,曾任IT公司項目管理部門經理、現移動互聯網創業者)

來源:問對網
問對網是一個解決工作里實際問題的專業問答網站www.wendui.com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