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地爭出三百份法律文書
31起案件為何不并案審理?鶴城區法院院長劉柱說:“合并審理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但我們還要考慮到‘公正’的問題?!睉鸦數胤ㄔ合到y內部人士透露,有維穩的考慮,“不希望當事人抱團”。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童麗麗
2012年9月10日上午,尹會元準備進入鶴城區法院審判庭,這是他近期31個官司中的第11個,法院排滿所有工作日,每天一個。 (南方周末記者 劉長/圖)
31起案件為何不并案審理?鶴城區法院院長劉柱說:“合并審理是從‘效率’的角度出發,但我們還要考慮到‘公正’的問題。”
懷化當地法院系統內部人士透露,有維穩的考慮,“不希望當事人抱團”。
滿滿兩個白色鐵皮箱的文件顯示,如果要請人編寫一本《法院常用法律文書格式匯編》,66歲的湖南懷化商人尹會元,是個不錯的人選。
自1998年至今,因為一塊土地的糾紛,作為原告和被告,尹會元共參與了近50起訴訟,收獲了近300份由各級法院出具的判決書、裁定書、決定書。
他的“收藏品”數量,還在急劇攀升中。
這段時間,這個身高不超過1米2的老人,幾乎天天拄拐去法院應訴。從2012年8月27日到10月17日,懷化市鶴城區法院接連審理31個狀告尹會元的案子。還是因為那塊土地。
尹會元相信,自己的經歷,正在創造兩項吉尼斯紀錄:收藏法律文書的數量,以及遭遇訴訟的頻率。
包括尹會元在內,接受采訪的該案原告、被告和審理該案的法院,都苦不堪言。
禍起紅線圖
14歲那年,尹會元因骨結核病未得到及時醫治而落下殘疾,這并未影響他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已坐擁兩家工廠。1992年,他從湖南邵東老家前來懷化投資。
位于湖南西部的懷化,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直到1997年第一座橋修建完工,三面被鐵路夾著的市區,才跨過舞水河,從河東向河西農村擴張。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的諺語,誤導了投資者尹會元。
1997年,他接手了河西橋頭的一片臨河的土地,和友人成立了懷化河西家電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家電公司),準備在此建設一座家電城。規劃紅線圖顯示,這塊扇形的土地共有近61畝,位置極佳。
施工設備開進工地后,負責打鉆的工人很快發現了異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