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者要學會毒蛇般的糾纏

錢理群說,我最早關注中學語文教育時間是1998年。當時是兩個動機:第一,我覺得中國的問題最根本的是教育問題,是孩子的問題。我曾經說過,人到了老年一切都看透了,都很絕望了,唯一不敢絕望的是孩子,如果對孩子也絕望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我還做什么。我要反抗絕望。

責任編輯:曹筠武

“中國的人心出了問題,人心的問題是因為教育出了問題,教育的基本問題又出在中小學教育上。”錢理群退休后在多次演講中談到中小學教育。圖為錢理群和中學生們在一起。 (南方周末資料圖)

小有可為還是可以的

南方周末您本是一個大學教師,您最初介入基礎教育的理由什么?

錢理群:我最早關注中學語文教育時間是1998年。當時是兩個動機:第一,我覺得中國的問題最根本的是教育問題,是孩子的問題。我曾經說過,人到了老年一切都看透了,都很絕望了,唯一不敢絕望的是孩子,如果對孩子也絕望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思,我還做什么。我要反抗絕望。

第二,大學教師到中學去,這是五四的傳統,魯迅、周作人、朱自清都當過中學教師。

南方周末那現在過去14年了,情況如何?

錢理群:從一個角度說,比我當初介入的時候要差。但是從另一方面又看到希望,我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一批中小學教師,我們發現彼此,他們是中國教育的希望。

南方周末14年都過來了,為什么最后還是要告別教育?

錢理群:2004年、2005年我親自到中學去教書,得出一個結論,在現代的中國中學教育里面,應試教育之外的任何教育都很難進入校園,我現在再補充一句,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又變成一個就業教育,與就業無關的教育也很難進入大學校園。

因此我感覺到,我在中國教育改革中沒什么事可做。在這種體制下做什么呢?因此就需要在教育之外言教育,所以要告別教育界,原因是覺得要做更根本性的思考。

我們今天已經無法就教育而談教育了,必須超越教育而談教育問題。高仁山強調教育制度的改變和建設是最為重要的,教學方法的歷史變化是次要的。第二更重要的是,他認為教育制度的改革建設,必須以社會的改革和建設作為依托。

南方周末您是不是過于絕望了?

錢理群:我認為當下中國,中國的理想主義者,特別需要孔夫子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這其實也是魯迅的反抗絕望的精神。

同時,我們要自救、互助,好人要聯合起來了,好人聯合起來什么意思呢?好人聯合起來做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我最喜歡用的詞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