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黃白】中國的軟實力在哪里
“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薄俄n非子·五蠹》中的這個故事正好對應了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所說的軟實力三大來源:文化、政治價值觀及外交政策。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萍
中國崛起的軟實力,主要基于一個穩健的外交政策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1990年在其著作《命定的領導者》中提出了“軟實力”這一概念,并將其定義為軍事強制和金錢收買之外的達成國家目標的手段。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后的形勢,暴露了全球唯一超強大國的能力局限,于是學界和政界都對“軟實力”產生濃厚興趣。奈本人在2004年出版了《軟實力》一書,闡述軟實力在美國外交中的應用。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何謂軟實力,大概可用一則遠古傳說來表明。
《韓非子·五蠹》寫道:“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首先搞好內政,讓別人羨慕你的文化和制度,以軟實力令苗人膺服。但也不完全是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