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華人精英會北京論壇: 吳敬璉談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企業家與公益人共享環保心得
9月15日,82歲高齡的經濟學泰斗吳敬璉老先生出席南方周末主辦,名牌雜志承辦的第七屆華人精英會,暨SEE基金會主辦的“創綠家計劃”啟動儀式時,就國家經濟體制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發表演講,
頒獎合影
9月15日,82歲高齡的經濟學泰斗吳敬璉老先生出席南方周末主辦,名牌雜志承辦的第七屆華人精英會,暨SEE基金會主辦的“創綠家計劃”啟動儀式時,就國家經濟體制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發表演講,稱目前經濟體制的存在問題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和貧富分化的加劇,也造成了對自然的掠奪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需要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建立一個包容的體制,從制度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同時吳老還強調,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事業當中。
馮侖、劉曉光、王維嘉、萬捷、張雪峰等人就企業創業和公益創業的共通性進行討論。期間馮侖提出,企業家最擅長的事是用有限的資源建立最合理的組織,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目的,同時考核團隊的業績。因此企業家做公益,除了為公益組織提供資金來源之外,還能幫助公益組織建立一個有序且有效的組織運作系統。劉曉光則希望自己能像一顆種子一樣,在環保事業中起到作用。萬捷就公益組織的延展性提出自己的觀點,企業家通過對企業的管理經驗,用企業家的經營能力和效率來幫助文化機構進行管理和推廣。王維嘉對我國這批企業家從創業到公益的道路進行了總結。從當年的創業追求個人的自由,到今天追求生命的意義,追求給社會的善,其實這些規則的學習,包括企業家對自己自身認識的提高,也是實際上在給社會帶來一種新的秩序。
張醒生、黃小山、張寧、向春交流了管理公益組織的心得體會,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近幾年中國公益組織的發展和轉型。黃小山談到,作為一個公民,不但可以勇敢的跟政府說不,但更多的要告訴政府最終的解決方案是什么,要勇于承擔問題。公益組織可以跟政府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問題,共同研究問題,共同討論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張寧則強調了在目前中國公益事業的起步階段,人脈和號召力的重要性。向春認為,環保組織最需要的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這樣遇到環境問題,能夠通過旅社的專業精神,查出問題的影響,問題的根源,問題的解決方法,將所需的證據準備齊全,用以交涉。最后張醒生提到,現在政府鼓勵企業成立基金會。企業基金會已經成為省市之間的軟環境評比指標。一旦企業基金會的成立成為常態,那么NGO組織的資金就有了新的來源。但NGO組織不是乞丐,他們是高尚的人,進行的是高貴的事業。NGO組織要為企業帶來價值,使一個企業的價值最大化。
論壇結束后,本次活動還進行了年度弘道精英頒獎典禮。
華人精英會是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推動,南方周末報系與中國平安集團聯合主辦、《mangazine |名牌》雜志承辦的年度盛典。本次華人精英會的主題集中為“弘道宏業”,于2012年八月至九月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舉行。三地論壇主題各有不同。廣州論壇: 務實的魅力——將簡單的事情做到偉大;上海論壇: 溫和的力量——閱讀溫潤社會;北京論壇: 創業的精神——推動社會進程的堅韌之旅?!秏angazine|名牌》雜志通過幾個月的初評,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下屬近20家紙質媒體、網絡媒體,以及其他全國性媒體,從數百位候選人中選出數十位入圍精英,經過多輪復評,評選出本次2012年度華人精英。
北京論壇的獲獎精英是:
年度弘道獎:
著名企業家、首創集團總經理劉曉光先生
著名公益人、大自然保護協會北亞區總干事長張醒生先生
著名公益人,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先生
著名企業家、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先生
著名企業家、美通無線董事長王維嘉先生
著名天使投資人、著名公益人薛蠻子先生
弘道集體成就獎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
弘道終身成就獎
著名經濟學泰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先生
上海論壇的獲獎精英是:
年度弘道獎:
著名作家,山東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張煒先生
著名作家,楊顯惠先生
臺灣知名舞臺劇、相聲演員,表演工作坊核心成員,李立群先生
知名出版人,北京世紀文景創辦人,總經理施宏俊先生
著名文化人,前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讀書》雜志主編沈昌文先生
弘道機構獎:
"真愛夢想"基金會
廣州論壇的獲獎精英是:
年度弘道獎:
著名公益人,深圳壹基金秘書長 楊鵬先生
著名公益人,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 孫春龍先生
著名公益人,羅伯特議事規則專家 袁天鵬先生
著名公益人,自然之友執行理事長 盧思騁先生
著名公益人,香港菁英會主席 洪為民先生
弘道機構獎:
廣東獅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