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談國家經濟體制改革:我們現在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我們要建立一個包容的體制
9月15日,82歲高齡的經濟學泰斗吳敬璉老先生出席南方周末主辦,名牌雜志承辦的第七屆華人精英會,暨SEE基金會主辦的“創綠家計劃”啟動儀式時,就國家經濟體制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發表演講,
吳敬璉演講
9月15日,82歲高齡的經濟學泰斗吳敬璉老先生出席南方周末主辦,名牌雜志承辦的第七屆華人精英會,暨SEE基金會主辦的“創綠家計劃”啟動儀式時,就國家經濟體制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發表演講,稱目前經濟體制的存在問題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和貧富分化的加劇,也造成了對自然的掠奪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需要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建立一個包容的體制,從制度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同時吳老還強調,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環保事業當中。
吳老在演講中提及最近在經濟學領域內引發廣泛討論一本書《國家為什么會失敗》,作者MIT經濟系Daron Acemoglu ,哈佛政府系James Robinson。書中認為,有些國家變得富裕,有些國家仍然貧窮,根本原因在于制度。首先是經濟制度,經濟制度分成兩類,一類是叫做攫取型的或叫榨取型的,是把社會多數人的財富吸取起來輸送給少數人的經濟制度類型;另外一種是包容性的,使更多人能夠參與,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經濟上這兩種類型又跟政治制度上的兩種類型,就是吸取型和包容型的政治制度有互動關系。吳老提出,這種吸取不只是對人,也是對自然的。體制上很多問題不但是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緊張,造成了貧富分化的加劇,而且造成了對自然的掠奪,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所以現在需要改革,還要還過去人類欠下自然的債。人和自然的關系,和人跟人的關系一樣,應該是共存的,共贏的一種關系。我們現在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我們希望在換屆以后有個新的局面,要改善我們這個體制,使得我們有條件在很危險的道路上重新回來,來修補這個體制,來修補各種各樣積累起來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這與人類與大自然環境的關系是一樣的,在最近30年,我們大發展中間對于大自然的欠帳,對我們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因此要建立起一個更加包容的體制,來解決經濟上的問題,社會上的問題,以至于生態問題。
吳老還提到環境保護事業的另一個重要事情:吸引更多的人來參加。最近幾個月大家對于經濟問題、社會問題的想法、預期,對于前景變得比前幾個月,前一兩年,前五六年更加樂觀。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更多的人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吳老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可能形成新的改革共識。10年前改革得到極大的開展,在經濟崛起的勢頭上只有少數人認識到改革還不完善?,F在10年過去,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這樣不行,于是共識就能夠形成。而生態問題比起社會問題還要難,因為環境破壞的后續效應要積累幾十年,上百年才會暴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要吸引更多的人參加環境保護事業十分困難。今天的局面使人高興,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特別是我們一些年輕的,有知識的人自覺加入環保隊伍,并且創造出各種各樣在書本上看不到的形式,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推進環保事業,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加。雖然現在環境破壞非常嚴重,但有了這樣一批人,并且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環保事業,那么重新讓我們這個國家,讓我們這個地球變成更綠,天更藍就有了希望。
華人精英會是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推動,南方周末報系與中國平安集團聯合主辦、《mangazine |名牌》雜志承辦的年度盛典。本次華人精英會的主題集中為“弘道宏業”,于2012年八月至九月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舉行。三地論壇主題各有不同。廣州論壇: 務實的魅力——將簡單的事情做到偉大;上海論壇: 溫和的力量——閱讀溫潤社會;北京論壇: 創業的精神——推動社會進程的堅韌之旅。
其中,本次華人精英會北京論壇更與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合作舉辦,在分享企業家創業精神的同時,也分外強調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論壇的過程中,進行了由阿拉善發起的“創綠家環保公益創業資助計劃”(簡稱“創綠家計劃”)的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