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的自然經濟學
釣魚島,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無人小島,少有人能了解其真容。它的附近海域是中國傳統漁場,石油儲量一直是不解之謎。近40年來,中國沒有一項專門針對這里海域的專項調查,唯一可以稱道的是,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石頭,并成功命名為“釣魚島”。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周瓊媛 沈巧紅
2004年,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一枚釣魚島風光的明信片。 (李義強/CFP/圖)
釣魚島,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無人小島,少有人能了解其真容。它的附近海域是中國傳統漁場,石油儲量一直是不解之謎。近40年來,中國沒有一項專門針對這里海域的專項調查,唯一可以稱道的是,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石頭,并成功命名為“釣魚島”。
東海開漁了。
2012年9月17日,浙江不少漁船結束了三個月的伏季休漁,前往幾百公里外的釣魚島附近海域捕魚。
釣魚島處在臺灣基隆東北的我國東海大陸架上。島上有茂密植被,有偶爾歇腳的海鳥,周邊海域有海龜、鯨鯊等順大洋暖流經臺灣島向日本洄游,還有灰鯨、座頭鯨也打此經過。
最早為人所熟知,是釣魚島作為東海漁場的組成部分,一直接待來自浙江、福建和臺灣等地的東海漁民。
但伴著領土糾紛,它作為一個小島的自然存在,卻變得遙遠起來。
大陸、臺灣兩地的不少漁民和保釣人士見過釣魚島真容。2012年9月11日開始,中央氣象臺開始播報釣魚島的晴雨。但很少人能完整描摹釣魚島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島。
釣魚島,捕魚島
秋季,釣魚島附近豐富的馬面鲀、鮐魚、竹莢魚等魚類資源吸引著兩岸漁民紛至沓來。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建生對圍捕場面并不陌生。2009年8月初,他曾搭乘一艘浙江的國有捕撈船,抵達距釣魚島不足50海里的海域。
圍網捕撈的慣常做法是晝伏夜出。李建生記得,每天下午三四點船只原地休整時,就有從沖繩來的日本飛機在上空盤旋。一到夜里,成百上千艘漁船支起大燈,誘魚兒前來,照得海面如白晝一般,熱鬧非凡。
如此盛況在2010年9月7日的撞船事件后發生了變化。當時,“閩晉漁5179號&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