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雜記】饅頭的魔力
監牢還真是個特殊的大學校,聽韓拴緊講他的發財經,讓我大開眼界。當時處于地下狀態的體制外社會經濟暗流,是我這個知識分子聞所未聞的領域。但和這樣一個人同住一個監號,在佩服他精明的商業頭腦和冒險精神的同時,又要天天領教他那令人齒寒的奸商詭計和貪婪,對我來說也是個特殊的體驗。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有個人物在前幾篇中我已經多次提到,現在該正式介紹一下了,那就是“資深犯人”、“投機倒把犯”韓拴緊。
說他“資深”,是因為他在許昌縣看守所關押的時間之長,僅次于曾對領袖畫像“不敬”的寇學書和“日本特務”加“右派”的田憶秋,那兩位都是1966年“文革”開始就進來的,名列狀元和榜眼;而韓拴緊是1970年在“一打三反”中進來的,名列探花。到1979年我出獄時,他還在那里,已經住了9年。
有人做過統計,從1949年到1976年的27年間(即所謂的“毛澤東時代”),中國曾經有過大大小小共計56次政治運動,平均每年兩次多。而“一打三反”就是“文革”期間的一次較大的運動,可與“清查五一六”和“清理階級隊伍”并列,均有全國性的影響。
(何籽/圖)
說來令人感嘆,為寫這篇文章,我曾經問過一些朋友:還記得“一打三反”是什么嗎?40歲以下的年輕人困惑地搖搖頭,這很正常;但是曾經親歷過這次運動的老年人,包括曾在這次運動中挨過整的人,也沒有一個人能把“一打三反”的內容說完整,這有點令人意外。
上網搜索一下,你就可以查到,所謂“一打三反”運動源于1970年中共中央發出的三個文件,即《關于打擊反革命破壞活動的指示》、《關于反對貪污盜竊、投機倒把的指示》和《關于反對鋪張浪費的通知》。把“反革命”和“貪污盜竊”、“投機倒把”以及“鋪張浪費”放在一個勺里燴,從邏輯上確實有點混亂,難怪人們很難記住。
其實在一般人的記憶中,這次運動的主題就是“一打”,全國各地在這個運動中打出了多少個“反革命”,其中又殺了多少人,這一直沒有個權威的說法。王年一在《大動亂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中說:“據統計,1970年2月到11月共10個月挖出了‘叛徒’、‘特務’、‘反革命分子’184萬多名,捕了28.48萬多名,殺了數以千計的人。”但有不少研究者對這些數字持懷疑態度。人們只記得,一些“文革”中重要的思想犯就是在“一打三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