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堅持理性的人文底線

法國小說家加繆,他在戰爭中喪生的父親只活到29歲,而他第一次看到父親的墓園時,已經40歲了。戰爭造成讓兒子比父親年紀更大,由兒子來憐惜父親的古怪結果。而在沒有戰爭的時代,人能夠按照其世代的先來后到,順序離去。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張萍

9月21日為國際和平日,2012年主題“可持續和平才有可持續發展”

法國小說家加繆(Albert Camus)對自己的父親沒有任何印象。他出生之后幾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父親是第一批被派到戰場上的人,又是第一批在戰爭中喪生的人。戰爭中,他父親的遺體沒有辦法送回遠在阿爾及利亞的家鄉,只能就近埋葬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

所以加繆不只不記得見過父親,他甚至也沒有見過父親的墳墓。一直到他40歲那年,要去拜訪一位舊日老師的途中,加繆才順道去了父親埋葬的墓園。在墓園管理者的協助下,他總算找到了父親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