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我希望農民從土地上徹底解脫出來
眼光要放長遠點,讓年輕人都窩到我的手下,受著我個人的思想束縛,怎么超越和發展呢?我有一個更大的希望,是將農民從土地上徹底解脫出來,農民越少越好。農民多了,小康不起來。
責任編輯:葉偉民 實習生 高禎
眼光要放長遠點,讓年輕人都窩到我的手下,受著我個人的思想束縛,怎么超越和發展呢?
我有一個更大的希望,是將農民從土地上徹底解脫出來,農民越少越好。農民多了,小康不起來。
南方周末:2011年超級稻畝產超900公斤,那預計什么時候能突破“1000公斤”大關呢?
袁隆平:我本來想把畝產1000公斤作為十八大獻禮?,F在看來獻不了了。去年的成績是畝產926公斤,今年大概有兩三百畝可以上950公斤,1000公斤還不夠。
南方周末:1994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出版了《誰來養活中國人》一書。他在書中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3億左右, 需要糧食6.51億噸,屆時中國糧食生產將下降到2.73億噸,需要凈進口糧食3.78億噸,從而引發全球性的糧食短缺和糧價暴漲。他得出結論,沒有哪個 國家能夠養活中國人。您對此怎么看待?
袁隆平:布朗,我在加拿大開會時曾經見過,他不認識我。我們吃飯時坐不同的桌子。布朗是出于好意,以一種Wake up Call(警世的呼喚)的精神,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但他最大的弱點,是對科技進步對提高農作物生產力的巨大潛力估計不足。他寫書的時候,還不知道我們 中國要啟動超級稻計劃。
2011年,我們的糧食總產量是5.7億噸。國家發改委的數據則顯示,中國糧食庫存占消費的比重超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