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艦上
2012年9月25日,在大連港一片鑼鼓聲中,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航母建造,中國走的是俄羅斯和美國的中間化道路。工業設計的背后,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戰爭文化和它的生存哲學。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高禎 賀風玲
胡錦濤主席向遼寧艦張崢艦長授予海軍軍旗。
航母建造,中國走的是俄羅斯和美國的中間化道路。
工業設計的背后,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戰爭文化和它的生存哲學。
漫長的期待之后,一切喧囂戛然而止。
2012年9月25日,在大連港一片鑼鼓聲中,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瓦良格”號涅槃重生,它“使中國以海洋大國的身份進入新的序列”。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專家埃里克森在博客上寫道。
“航母會改變中國海軍的傳統思維方式,為作戰風格和結構帶來質的改變。”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專家李杰一番話說明,度過興奮期的中國,正將目光投向后“瓦良格”時代。
“老兵”入伍
“這無疑是全軍學歷最高的作戰單位,航母凝聚著海軍優秀的人才。”
“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站在寬闊的航母甲板上,面對著大海,“遼寧艦”艦長、海軍大校張崢很激動。這名1969年出生的浙江漢子,曾先后在英國國防語言學院和英國三軍聯合指揮與參謀學院深造。
直到“遼寧艦”服役前兩三天,軍方才低調公布艦長的人選,艦長張崢和政委梅文都是“60后”,這也是中國軍隊年輕化的大勢所趨。
“這無疑是全軍學歷最高的作戰單位,航母凝聚著海軍優秀的人才。”國防大學副教授房兵分析。
軍方公布消息說,“遼寧艦”編制是正師級,有一千多名艦員。其中,士官約占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為軍官和義務兵。艦上98%以上的軍官擁有本科以上學歷,包括6名博士和45名碩士,而士兵大都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0%的士兵還有大學學歷。
“找對門,記住路,這是登艦的第一門課。”一名年輕的水兵介紹,“遼寧艦&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