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媒治”不能承受全部社會正義之重
在楊達才等公共事件中,通過媒體的調查曝光和網絡圍觀,不少真相得以大白于天下,正義得以伸張。于是出現了“媒治”的提法,但媒體的職能和屬性決定了它決不是政府、法院、檢察院、人大。解決問題,最終還是只能靠正常程序。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就在本文截稿時,全國各地的記者正在遼寧盤錦聚集。微博上,眾多網民也都聚焦在了9月21日發生的這樁拆遷血案上。這起由強拆引發的警察槍擊農民致死案件正在調查之中,很多人寄希望于各路記者能揭示真相,伸張正義。一切就像一場關乎真相與正義的戰斗。
在這之前,媒體和網民剛剛以輿論圍觀的方式取得了一場勝利,陜西省安監局長楊達才被證實存在嚴重違紀問題,已被撤職調查。這一切,都源自于他在特大交通事故現場的一個微笑,引起了公眾的憤怒,繼而引發了媒體對楊局長“戴表”圖片的網絡搜索。
誠然,在任何一個現代社會,媒體都應該是監督權力,維護公平正義的重要力量。隨著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公民獲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