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吃的真相(6)

配制醬油和勾兌醋的問題,是虛假標注的誠信問題。為了賣高價而宣稱釀制產品,當然應該受到懲處。不過,為了反對虛假標注,就不顧一切炒作它們的危害,也同樣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食品虛假宣傳不等于有害

食品安全總是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最常用的食品原料。“95%山西老陳醋是勾兌”的新聞令公眾嘩然,不過很快被證實是當事人表訴不清所導致的誤讀。不過,“勾兌醋”還是被許多人認為是“有害健康”。

緊接著,醬油也“曝出”類似的新聞。非傳統釀制的“配制醬油”,更被冠以“化學醬油”,再加上“含有致癌物”等最具有新聞號召力的詞語,果不其然又引起罵聲一片。

實際上,“勾兌醋”和“配制醬油”都不是中國“黑心廠家”的發明,二者都是國際上廣泛存在的產品。它們不采用傳統的釀制工藝,生產成本低。即使在風味上跟傳統釀制產品有一定差別,也還是可以滿足多數人的“調味需求”。所以,不僅在中國,在國外同樣大量存在。

許多人看到“勾兌”“配制”,往往不假思索地想到“有害”。其實,這多半出自“凡是傳統的就是好的”的潛意識。就“勾兌醋”來說,“醋精”中的醋酸跟“釀制醋”中的沒有任何區別。它們的安全性取決于其他成分,而合格的食品級醋精,安全性與釀制醋并沒有不同。許多人擔心的防腐劑,也不是問題。首先,防腐劑不僅僅在勾兌醋中使用,醋酸含量低的釀制醋同樣需要才能實現較長的保質期。其次,醬油和醋中最常用的防腐劑苯甲酸鈉,安全性相當高。即使用量達到國家標準的最高限,一個成年人每天喝幾十克,也只能達到“安全攝入上限”的10%左右。

作者:云無心 出版:清華大學出版社

新聞中還“曝出”了配制醬油的七種原料: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質、肌苷酸及鳥苷酸。實際上,這些原料都在食物中廣泛使用和存在。糖、鹽、味精自不必說,釀制醬油中同樣含有。酵母是釀酒、發面用的微生物,從中提取出“精華”具有濃郁的鮮味,被用在各種復合調味料中。肌苷酸和鳥苷酸是牛肉、雞肉、蘑菇等食品鮮香的來源,跟味精協同作用能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增鮮效果。而植物蛋白水解物,本來就是醬油的核心成分。只是,釀制醬油用微生物發酵來水解;而釀制醬油所用的水解物,是通過化學方法來實現。

也就是說,植物蛋白水解物本身,并沒有安全性的問題。實際上,各種蛋白質吃到肚子里,也是首先經歷水解過程??赡艽嬖诘膯栴},是水解過程中會不會有有害副產物的出現。如果水解是通過鹽酸加高溫的工藝,鹽酸可能與原料中的脂肪反應,生成3-氯丙二醇以及二氯丙醇。這兩種物質在大劑量下有致癌的能力。不過,既然它們只是副產物,就可以減少生成,或者想辦法去除。經過工藝改進,現在合格生產的植物蛋白水解物中它們的含量已經很低。此外,任何物質的危害都跟劑量有關。世衛組織設定的3-氯丙二醇安全標準是每天每千克體重不超過2微克。中國和美國的醬油中,允許的含量都是每千克不超過1毫克。也就是說,即使醬油中的3-氯丙二醇達到最高限,一個60千克的成年人也要喝上120克才能達到“安全上限”??紤]到醬油是人體攝入3-氯丙二醇的最主要來源,以及正常人每天的食用量,合格生產的配制醬油并不會帶來危害。

還有許多人相信“純糧釀制”的醬油和醋“更有營養”。實際上,醬油和醋中并沒有什么其他食物中沒有的“特殊成分”。不管是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還是傳說中的抗氧化成分,醬油和醋中有的,也能在別的食物中找到。更重要的是,即使它們真的有人們“相信”的保健功能,也還是需要足夠的量才能發揮作用。作為調料的醬油和醋,能夠提供的實在是杯水車薪。

顯然,勾兌醋和配制醬油的問題,是商業營銷中的誠信和消費者知情的問題。釀制產品的風味與配制產品不同,人們相信它們更好,這無可厚非。人們愿意付出更高的價格來購買,賣給他們的,就必須是他們想要的產品。這與安全無關,也與營養無關,就是知情和選擇的問題。勾兌醋和釀制醬油,只要是合格產品,也沒有安全性的問題。如果能夠實現足夠的調味功能,又不需要那么高昂的價格,自然會有愿意接受的消費者來購買。

結論:配制醬油和勾兌醋的問題,是虛假標注的誠信問題。為了賣高價而宣稱釀制產品,當然應該受到懲處。不過,為了反對虛假標注,就不顧一切炒作它們的危害,也同樣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網絡編輯:謝小跳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