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探索】愛國主義有兩種,你是哪一種?
出于愛國,經濟危機下的韓國婦女捐出金銀首飾幫助政府,美國民眾甘愿放棄個人自由支持《愛國者法案》。也似乎是同樣的愛國情感,把美國拖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海外戰爭的泥淖。心理學家眼中愛國主義有盲目和建設性之分,你是哪一種?
出于愛國,經濟危機下的韓國婦女捐出金銀首飾幫助政府,美國民眾甘愿放棄個人自由支持《愛國者法案》。也似乎是同樣的愛國情感,把美國拖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海外戰爭的泥淖。心理學家眼中愛國主義有盲目和建設性之分,你是哪一種?
當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在就職演說中熱忱地呼吁“不要問你的祖國能為你做什么,要問你能為你的祖國做什么”,美國記者安卜羅斯•皮爾斯卻諷刺愛國主義不過是“一堆隨時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點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出于愛國,經濟危機下的韓國婦女捐出金銀首飾幫助政府,美國民眾甘愿放棄個人自由支持《愛國者法案》。也似乎是同樣的愛國情感,把美國拖入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一系列海外戰爭的泥淖。
在政治心理學家眼中,愛國主義(Patriotism),這個被韋氏詞典定義為“對其國家的熱愛和奉獻”的概念,并沒有說起來那么簡單。
2007年,一名紐約街頭的抗議者引用塞繆爾•約翰遜的名言——“愛國主義是流氓最后的庇護所”。
對內:絕對服從還是保留批評?
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意識到,愛國主義不是一個單一維度的變量,而糅雜著多種價值觀、情感訴求和行為表現。美國丹佛大都會州立學院的沙茨(Robert T. Schatz)和馬薩諸塞大學安默斯特分校的斯托布(Ervin Staub)等研究者,采用因素分析(編者注:一種統計方法)的方法,發現愛國主義可以分為盲目的愛國主義(blin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