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期待透明的錢能透明地捐

校友捐贈從來都是無國界的,與捐贈者的透明行為相匹配的,是公眾的透徹理解。反哺教育的文化是經濟社會和公民社會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

責任編輯:張華 實習生 羅敏夏

裘國根豪捐2個億之后,不但在聚光燈下難以找到他,你甚至會發現他在刻意回避曝光。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前,他糾結了好幾天。

不過,受訪過程中他倒是不慍不火。他首先提及兩點,一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力量越大,責任越大”:既然都知道你在投資圈混得還不錯,向母校捐點錢似乎在情理之中;二是國外大學的校友捐贈率很高。

有資料顯示,美國許多名校校友捐贈率為30%至40%,普林斯頓大學校友捐贈率甚至超過60%,哈佛大學的校友捐贈率為48%。相比之下,在中國高校中,清華大學校友捐贈率在2010年超過30%,然而中國大學的校友捐贈率平均水平不及5%。

當然國情不同,單純比較這一數字未必妥當。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中國社會的信任基礎不夠牢固。任何一件“善舉”都可能引來質疑或非議。裘國根的糾結也正在于此。當然這也不能單純抱怨外界的不夠理解甚至“小人之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